當前正值高溫多雨、蚊蟲孳生高峰期,基孔肯雅熱、登革熱等蚊媒傳染病防控形勢嚴峻。江門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將疫情防控作為當前最緊迫、最重要的任務,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緊扣城市管理職責,采取一系列精準措施滅蚊控蚊,為公眾健康安全筑起堅實屏障。
01 強化統籌部署 織密防控指揮網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刻不容緩。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召開視頻會議傳達省基孔肯雅熱疫情防控工作會議精神后,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迅速行動,立即組織召開全市城管系統疫情防控部署會議,對防控工作進行深入研究、細化部署,切實將疫情防控要求細化為具體作戰圖,確保防控責任壓實到“神經末梢”,配合衛健部門爭取在最短時間內撲滅疫情,切實守護好人民群眾健康。 為推動屬地城管部門和行業單位落細落實防控工作,該局成立7個專項督導組,實行分片包干和行業統籌雙軌制度,統籌全市環衛、市政、園林、給排水、燃氣等五大行業力量,扎實開展清垃圾、清積水、強效殺等工作,有效清理蚊媒孳生地,堅決遏制疫情擴散蔓延勢頭。 △市區公園加強防控知識宣傳。 02 聚焦積水整治 切斷蚊媒孳生源頭 近期,江門降雨頻繁,積水反復。城管部門緊盯行業特點,精準施策,開展以清除積水、治理水體等為重點的防控行動。 在公共場所積水清理方面,城管部門一方面及時清除垃圾收集點、中轉站、公園廣場、市政路橋等區域的積水;另一方面重點疏通居民區、城中村、城鄉結合部、集貿市場等人流密集區的排水溝渠、下水道、雨水井及天臺排水口,確保排水暢通無淤積。 △城管人員對衛生死角開展清潔。 對于公園綠地水體,采取分類整治措施。對景觀水池、蓄水池(缸)、消防水池、水生植物容器,做到定期換水、清洗容器內部或加蓋密封;對大面積水域,投放柳條魚、鯽魚等食蚊魚進行生物防制;對于無法清除或養魚的水體,投放氯氰菊酯、溴氰菊酯等滅蚊蚴藥劑,以降低蚊媒指數。 以市民常去的東湖公園為例,連日來東湖公園管理所對園區設施設備、亭臺樓閣等區域及周邊積水進行拉網式排查并即時清理,加密湖面水草的打撈頻次,增設專人負責每日打撈清運,且有針對性地投放食蚊魚至北園瀑布等水域,輔助控制水體中蚊蟲滋生。 △加密湖面水草打撈頻次,避免堆積孳生蚊蟲。 △對公園開展蚊蠅孳生地清理。 除了公共區域,涉水企業的制水、治水環節也納入防控體系。城管部門指導供水與污水處理企業分類采取防控措施:全面清疏廠內排水管網;加強作業規范化管理,減少廢水產生,發現積存廢水立即清理;對工藝水池的水體,通過曝氣、循環泵等保持水體流動,或加蓋、安裝防蚊網,或投放不影響工藝的滅蚊蚴藥劑,抑制蚊蟲孳生。 03 做好垃圾清理與消殺 降低疫情傳播風險 為盡可能切斷疫情傳播鏈,城管部門大力推進環境大掃除,清理背街小巷、老舊小區、公園綠地、商圈、農貿市場周邊等雜物垃圾、衛生死角,及時修復更換破損垃圾桶。環衛作業也從早上6點到晚上18點不間斷開展普掃和機掃,重點部位的清運頻次從每日2次增加到3次。 △清理雜物垃圾、衛生死角。 蓬江區環境衛生和生活垃圾分類管理中心主任盧林表示:“近段時間,蓬江中心城區的日均垃圾量從原來的520噸增加到了580噸。為了應對這一變化,城區垃圾中轉站每天安排70余車次進行垃圾運輸,確保日產日清。” 垃圾清理為環境整治打下基礎,而消殺則是阻斷蚊媒傳播的關鍵一步。城管部門指導各行業單位對生活垃圾收集轉運站、城市公廁、城市公園、污水處理廠等區域展開精準消殺作業。 在高爾夫生活垃圾中轉站,環衛工人每日進行4次消殺,作業范圍由中轉站內部覆蓋到周邊的綠化帶、排水溝乃至墻角縫隙等蚊蟲孳生的區域,污水口也通過加裝紗網的方式有效阻斷蚊蟲從下水道飛竄上來。 △環衛工人加強對垃圾中轉站的消殺。 江門京環環境服務有限公司副經理騰躍說:“我們每周還會安排對所管養的公園綠地進行一次全面消殺,重點關注樹葉下方、潮濕陰暗的角落等蚊蟲容易聚集的地方,有效降低蚊蟲密度。” 此外,城管部門組織綠化管養單位加密頻次修剪綠化帶、樹冠,清理綠化帶內枯枝落葉、生活垃圾等并及時清運;每日重點巡查公園內各類積水點,在公園出入口、人流密集場所增設滅蚊設備,完善雨水口裝置,定期噴殺和撒藥,多管齊下阻斷傳播鏈,守護市民的健康安寧。





江門市政府門戶網站

粵公網安備 44070302000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