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切實防范財政運行風險,從嚴從緊管好財政資金,提高財政資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臺山市財政局堅持開源節流、量入為出、急用先行、造血優先的原則,指導督促各部門依法依規開展重大政策和項目事前績效評估工作,協調解決事前績效評估有關重大問題。近年來先后完成22個政府投資項目的事前績效評估,核減支出超3,800萬元。
一、完善評估機制,夯實制度基礎。一是細化工作目標。進一步明確事前績效評估工作旨在提高財政資金投入的精準性、科學性、規范性,以及提高預算部門的績效意識。二是細化測算內容。按照“誰申請資金,誰負責績效管理”的原則,要求項目預算單位進一步做實做細項目資金投入的測算內容,特別是基建類、信息化類等重大項目應以詳細的設計方案、可研報告等重要材料作為評估依據。三是細化任務分工。針對不同資金規模、不同性質的項目,“大刀隊”采取不同的審核權限,同時優化了基建類重大項目的工作機制、新增了信息化項目的工作機制,進而避免出現“多頭”審核現象,提升“大刀隊”的工作效率。
二、堅持多方參與,打破協作壁壘。一是集思廣益謀劃事前績效評估工作,加強內部溝通,充分聽取關于事前績效評估工作的需求和建議。二是借助第三方評估機構的專業力量,從立項必要性、投入經濟性、績效目標合理性、實施方案可行性、籌資合規性等方面開展事前績效評估,嚴把政府投資項目審核關,推動事前績效評估工作提質增效。三是發揮“大刀隊”小組成員單位所在行業領域的管理與經驗優勢,通過小組成員單位聯審,避免第三方評估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紕漏,進一步提高事前績效評估結果的質量。
三、擠出資金水分,實現控本增效。一是嚴控設備投入規模。對項目擬配置設備的需求必要性、數量合理性、投入經濟性等方面進行全方位評估,通過網上比價、對標行業標準、咨詢專家意見等一系列舉措,科學合理測算每一項設備的成本標準,從而壓減非必要、無效設備的投入,從源頭上擠出項目成本“水分”。二是聯動財政投資評審。采取“績效評估+投資評審”串聯模式,科學開展事前績效評估和預算評審,進一步壓實支出成本,優化績效目標。
江門市政府門戶網站

粵公網安備 44070302000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