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門財政深入貫徹落實《廣東省關于進一步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若干舉措的通知》,聚焦提升縣域國企投融資能力,“三舉措”精準有力支持縣域國企優化資產質量、提升信用等級、增強融資能力,構建支撐縣域高質量發展的“政銀企債基”現代化投融資體系,著力實現“有為政府+有力國企+有效市場”的良性循環,助力“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向縱深推進。截至目前,江門轄區縣域國企主體信用評級AA+以上國企共10家、AA級國企共10家,累計發債規模達到530億元;銀行貸款余額共827.58億元。
一、盤活資產資源,搭建主業突出、資源集聚、運營專業的國企體系。全面排查機關事業單位和鄉鎮的資產資源,將優質經營性資產資源與業務通過資產轉讓、注入和股權劃轉等方式注入國企,壯大國企資產規模,拓展多元化業務布局,助力國企由傳統城投企業向產業投資企業轉型,持續提升投資運營能力。近兩年來,全市各級推進了光伏、國儲林、道路停車、水庫、公園經營等一大批資產盤活項目,目前初步梳理形成2025-2027年國有“三資”盤活項目清單,涵蓋礦產、土地、景區、水庫等多個領域。
二、用好專項債券,支持縣域國企搶抓政策機遇,實現投貸聯動、債貸聯動。搶抓專項債券用作項目資本金“提限擴圍”政策機遇,圍繞資本金專項債券“正面清單”領域謀劃優質項目,提升專項債券資金安排與項目信貸融資的匹配度,支持縣域國企按規定承接更多專項債券用作項目資本金,解決重大項目資本金不足問題,撬動市場化配套融資,拉動有效投資。同時,避免專項債券在政府端和國企端重復計作負債、形成“雙重債務”,支持國企增信增資、提升融資能力。2025年以來,全市各級已申報并通過省發改委、省財政廳審核項目35個,涉及債券資金需求51.5億元,已取得金融機構授信金額49億元。
三、聚焦改革創新,推動財政“補改投”擴面提質,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效果。聚力謀劃“補改投”試點項目,爭取更多上級資金,統籌充換電設施補短板試點專項獎補資金、典型鎮“補改投”試點資金等,以企業資本金或項目資本金方式注入國企,積累公共資產,優化國有資本布局,增強國企競爭力和發展潛力,提升融資能力。同時謀劃穩定有收益的建設項目,撬動市場化多元融資,增強基層發展活力,促進可持續發展。2022年至今,共承接省級“補改投”項目資金8.85億元,撬動銀行貸款、社會資本超137億元;自主實施“廣東省十大鄉村振興示范帶”獎勵資金、典型鎮培育資金“補改投”試點,累計投入財政“補改投”資金0.72億元,預計撬動項目投資3.58億元。
江門市政府門戶網站

粵公網安備 44070302000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