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16日至2022年5月22日,全市接電信網絡詐騙警情127起,日均電信網絡詐騙警情約18起,環比上升19.81%,同比下降0.78%。近期,我市冒充電商物流客服類,冒充公檢法及政府機關類,貸款、代辦信用卡類,刷單返利類,虛假網絡投資理財類的詐騙警情多發,五種詐騙類型發案占比76.47%。
多發類型預警提示


多發區域預警提示

5月16日至5月22日案發區域及發案數:蓬江32起,江海11起,新會31起,臺山14起,開平15起,鶴山18起,恩平6起。
高危人群提示

我市電信詐騙警情的受害人年齡段集中在29-48歲之間,占比達70%。其中29歲-38歲占比38%,39歲-48歲占比32%。
案件解析
冒充電商物流客服→快遞理賠: 5月19日,小李接到一個“+853”開頭的陌生電話,稱小李在京東上購買的商品在運輸中遺失了,可以理賠退款。對方和小李進行視頻,讓小李在支付寶備用金和微粒貸上操作,將小李在支付寶和微粒貸上借出的錢52000元全部轉走,繼續叫小陳轉賬。小陳察覺不妥,遂要求對方先返還轉賬金額,這時對方拉黑小陳,再也無法聯系。 案件解析: 第一步:騙子通過非法渠道獲取事主的個人身份等信息,冒充公安、檢察院、法院或其他政府機關工作人員給事主打電話。 第二步:編造事主涉嫌銀行卡洗錢、發布詐騙信息等違法理由,同步發送偽造的公檢法官網通緝令、財產凍結書等,對事主進行威逼、恐嚇,博取事主信任。 第三步:誘導事主到賓館等獨立空間進行深度洗腦,以幫助事主洗脫罪名為由,要求將事主名下賬戶所有錢轉賬至所謂的“安全賬戶”,從而達到詐騙的目的。
江門市政府門戶網站

粵公網安備 44070302000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