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12日至2022年12月18日,全市電信網絡詐騙警情163起,日均電信網絡詐騙警情23起,環比上升10.14%,同比上升98.78%。近期,我市虛假征信類,貸款、代辦信用卡類,虛假購物、服務類,冒充電商物流客服類,刷單返利類的詐騙警情多發,五種詐騙類型發案占比79.28%。
多發類型預警提示 多發區域預警提示 12月12日至12月18日案發區域及發案數:蓬江28起,江海21起,新會31起,臺山12起,開平22起,鶴山25起,恩平9起。 高危人群提示 我市電信詐騙案件警情的受害人年齡段集中在29-48歲之間,占比達73%。其中29歲-38歲占比51%,39歲-48歲占比22%。 案件解析 虛假征信類 12月18日居民吳先生接到一個自稱“京東”客服的來電,對方稱現在國家嚴查高息貸款,要幫事主注銷“京東白條”的貸款賬戶,否則會形成不良征信記錄。吳先生按照對方要求下載視頻會議軟件,并與對方開通了屏幕共享功能。隨后,對方以清空所有借貸軟件的額度為由,誘導吳先生從多個貸款軟件進行貸款,并誘導事主將錢轉到指定賬戶,稱此賬戶為法院的“清算賬戶”,清算結束后錢就會原路退還到事主賬號。第二天吳先生發現銀行卡內資金沒有退回,發現上當受騙。 案件解析: 第一步:偽裝身份。 詐騙分子冒充金融機構、互聯網金融平臺、貸款平臺等身份,有時還會向事主出示偽造的證件,或者說出被害人貸款、交易的信息,讓受害人放下戒備心理。 第二步:編造理由。 利用事主擔心留下征信污點或被司法機關處理的心理,以國家政策為由,要求事主配合。 第三步:完成詐騙。 當事主心里產生恐慌后,詐騙分子提出按照他們的操作可以消除不良記錄,并誘導事主轉賬匯款或者貸款后轉賬至騙子提供的銀行賬戶。

江門市政府門戶網站

粵公網安備 44070302000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