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月8日,全市電信網絡詐騙警情199起,日均電信網絡詐騙警情25起,環比下降19.43%,同比上升139.75%。近期,我市虛假征信類,貸款、代辦信用卡類,冒充電商物流客服類,刷單返利類,虛假網絡投資理財類的詐騙警情多發,五種詐騙類型發案占比81.53%。
多發類型預警提示 多發區域預警提示 1月1日至1月8日案發區域及發案數:蓬江49起,江海21起,新會54起,臺山19起,開平19起,鶴山21起,恩平16起。 高危人群提示 我市電信詐騙案件警情的受害人年齡段集中在29-48歲之間,占比達67%。其中29歲-38歲占比36%,39歲-48歲占比31%。 案件解析 冒充軍警購物類→訂餐類詐騙 李老板經營一家飯店,1月2日微信收到訂餐信息,對方冒充某學校老師,稱要訂幾桌飯菜舉辦年會,還要購買一些“佛跳墻”作為禮物,托李老板幫忙采購。隨后,“老師”發了一張轉賬記錄的截圖給李老板,截圖顯示已轉賬30800元到李老板賬號,說由于“公對公”轉賬需要24小時才到賬,且多出的800元是辛苦費。李老板看到截圖信以為真,于是墊付30000元給廠家購買“佛跳墻”。次日,李老板既沒有收到錢,也沒有收到“佛跳墻”,還被“老師”和廠家拉黑了,咨詢銀行發現截圖是虛擬的,才意識到被騙了。 案件解析: 1、騙子通過電話或添加微信與餐飲企業負責人聯系,自稱是某學校、企業、機關等單位人員或負責人,表示要訂購大量的“工作餐”。 2、限定菜品。騙子稱單位需要某些特定產品,如餐飲企業無法提供指定菜品,騙子則會向其推送一個虛假的供應商微信號,稱該“供應商”可以快速提供價格低廉的菜品。為了獲得這筆“大訂單”,很多人都會選擇相信并積極進行聯系。 3、“供應商”出現,上演聯合詐騙。這里所謂的“供應商”其實就是騙子本人或其同伙,受害人信以為真后聯系對方,購買“菜品”后先行墊付“定金”或“貨款”,最終造成經濟損失。


江門市政府門戶網站

粵公網安備 44070302000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