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16日至2023年1月22日,全市電信網絡詐騙警情37起,日均電信網絡詐騙警情5起,環比下降69.74%,同比下降50.68%。近期,我市虛假網絡投資理財類,貸款、代辦信用卡類,刷單返利類,虛假購物、服務類,冒充領導、熟人等特定身份類,五種詐騙類型發案占比86.49%。
多發類型預警提示 多發區域預警提示 1月16日至1月22日案發區域及發案數:蓬江5起,江海2起,新會6起,臺山6起,開平8起,鶴山7起,恩平3起。 高危人群提示 我市電詐案件警情的受害人年齡段集中在29-48歲之間,占比達64%。其中29歲-38歲占比36%,39歲-48歲占比28%。 案件解析 貸款、代辦信用卡類—虛假網絡貸款 1月26日,小陳報警稱:瀏覽網頁時,彈出一個廣告窗口,稱無需征信、無需抵押、快速放款、最高額度可達20萬元,只需身份證號碼,一秒到賬。小陳急需用錢,所以點擊了廣告,該網頁顯示“**滿”借貸,小陳認為是有保證的貸款公司,于是放下了戒心,在該網頁填寫完資料后申請5萬貸款額度,但是卻無法提現,對方謊稱陳某銀行卡號填寫有誤,導致賬號被凍結,需要交納解凍費才可提現,同時承諾解凍后交納的解凍費會全額退還。急于貸款的小陳按要求向對方轉賬解凍費,但還是無法提現,對方以驗證還款能力、刷流水等理由讓小陳繼續轉賬,小陳向對方賬戶轉賬共計10萬余元,依然無法提現,意識到上當受騙的小陳選擇報警。 案件解析: 1、騙子會以“無抵押”“無擔保”“秒到賬”“不查征信”等幌子,吸引事主下載虛假貸款APP或登錄虛假貸款網站。 2、 騙子會以“手續費、刷流水、保證金、解凍費”等名義交納各種費用。 3、當騙子收到錢,便會關閉詐騙APP或網站,并將事主拉黑。


江門市政府門戶網站

粵公網安備 44070302000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