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城,時常能看到一支支身穿反光背心、佩戴臂章哨子的巡邏隊伍,就連穿梭在大街小巷的外賣騎手也跟往常不太一樣,他們就是臺山公安群防群治的新生力量——北門平安義警隊。啟動至今,這支隊伍已參與平安巡邏30余次,護學崗120余次,平安宣傳30余次,清理城市“牛皮癬”活動20余次,提供查找走失人員、治安線索20余條。這些只是臺山公安平安義警隊伍融入共建共治的小小縮影。
2023年以來,根據江門市公安局的部署要求,臺山市公安局按照“抓組織、建隊伍、強管理、促成效”的工作思路,主動發掘可利用資源,成功將群眾力量凝聚成“用得上、靠得住”的防控新義警,北門派出所平安義警隊就是其中的優秀代表。
目前,北門派出所已有義警隊伍10支,共計638人,成員涵蓋轄區村(居)治保會、機關、企事業、學校等組織和單位。其中轄區8個社區各自優化整合,建立8支義警隊伍;“美團”“餓了么”等企業組建由外賣小哥為成員的“騎手平安義警”特色隊伍2支,并且企業還落實了經費、安全、激勵等保障舉措,為人人參與群防群治工作奠定了基礎。
“義”托實戰實用,強基固本
北門派出所讓社區警務民輔警擔任教官,經過系統培訓,對平安義警隊伍在應急響應、巡邏值守、防范宣傳、協助排查和化解矛盾糾紛、聯動支援等方面展開培訓,思想上做到“不打無準備之仗”,行動上做到“不為無米之炊”。
按社區劃分,10支義警隊伍成員的管理和培訓由派出所審核把關,結合轄區分布和各支隊伍的實際,社區警務隊民輔警教官采取“點對點”“傳幫帶”“先重點后鋪開”等多種形式,累計對義警隊員展開培訓30余場次,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確保隊伍相對穩定,為社會基層治理強基礎、固根本。
義”起守護平安,巡邏防控
在日常工作中,共同參與到社會治安巡邏防控中,由社區民警指導“平安義警”參與走失人員線索提供,協助參與走失人員查找工作,力爭“義”起守護,讓愛回家。在發動過程中,北門派出所采取“三個留意”模式指引義警隊員開展工作,即留意尋人啟示信息、留意街面可疑人員、留意警民聯動。
2月6日,北門派出所環南社區義警隊員在參與路面巡邏工作過程中,發現1名疑似2月4日接報的開平市水口鎮失聯人員周某。義警隊員立即上前了解情況,同步將該信息線索提供給社區警務室民警,待民警將人員信息確認后,義警隊員迅速將周某送到派出所,最終讓走失了整整兩天的周某重新與家屬取得聯系。
“義”心助力創文,化解隱患
北門派出所結合“破小案”“春雷行動”“護學崗”“反詐宣傳”、創文等專項工作,最大限度將平安義警力量投入到社會基層治理當中。年初,臺山市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進入沖刺階段,作為創文工作的重要力量,北門平安義警隊員積極參與城市糾紛隱患化解,清理和鏟除城市中讓人厭惡的各類“牛皮癬”廣告,并及時向社區民警提供“牛皮癬”小廣告制造者線索,助力城市文明創建。
2月10日下午,一名“美團”騎手平安義警隊員在送餐途中發現一名男子正在違法張貼小廣告,于是馬上通過平安義警隊微信群進行舉報,北門派出所社區民警迅速趕過去,將其帶回派出所進行教育,責令對街道上的“牛皮癬”進行清理,并依法進行處罰。
2月26日19時許,一名“餓了么”騎手平安義警隊員在送餐途經臺城環市東路某酒店門口時,發現有幾名群眾在酒店門口對罵,雙方情緒激動,擔心發生肢體沖突。該義警隊員立即將現場情況發送到“餓了么”義警隊微信群。接到線索后,北門派出所快速組織警力趕往現場處置,并將爭吵雙方帶回派出所調解。
“義”護社會正義,信息采集
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離不開弘揚正氣、堅守社會正義的群防群治力量。自義警隊伍成立以來,北門派出所創建由所領導、社區民輔警、義警隊伍組成的微信工作群21個,建立健全義警隊員“動動手”“動動嘴”,民輔警“動動腿”的警民聯動機制。
2月16日16時許,北門派出所南塘社區義警群上出現了一則視頻,視頻顯示在臺城商業城某便利店門口有人打架。民警接收到該線索后,于當日17時找到視頻發送人了解具體情況。17時許,南塘社區義警群一名隊員聯系民警,稱見到視頻中參與打架人員正在某連鎖超市消費,隨即向民警提供人員去向線索,兩小時后辦案民警順利將參與打架人員全部帶回派出所接受進一步調查。
作為一股新生群防群治力量,“北門平安義警”隊伍走在前頭,勇于創新。目前,臺山公安正在全市范圍內積極推進平安義警隊伍建設,向下扎根,向上生長,遍布臺山全市各個角落的義警隊員們正不斷通過“跑跑腿、動動嘴”,用“鐵腳掌”“千里眼”“順風耳”參與群防群治,攜手民警一起走出一條僑鄉社會治理的平安和諧幸福路。

江門市政府門戶網站

粵公網安備 44070302000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