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門鶴山市共和鎮地處珠三角腹地,始建于唐朝末年,“共和”二字取自共融和睦的美好祝福。近年來,在國家精準布局亞歐經貿合作大環境下,江門、鶴山兩級政府緊抓歷史機遇,找準發力點,堅持實體經濟為本、制造業當家,全力把共和鎮打造為中歐(江門)中小企業國際合作區(核心區),引進200余家規模以上中歐企業,實現了經濟社會發展的大跨越。
目前,鶴山市共和鎮下轄9個行政村、2個社區,戶籍人口2.8萬人,流動人口約7萬人。為應對產業升級、務工人員增多等經濟發展和基層治理挑戰,鶴山市公安局共和派出所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密切聯系群眾、依靠群眾、服務群眾,不斷探索新時代“楓橋經驗”服務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近年來,共和鎮刑事治安警情持續下降,共和派出所獲評全國一級公安派出所、連續三年榮立集體三等功。
平安“共”建,“和”諧治理筑穩定
“真的感謝你們,如果沒有你們及時發現他做假合同,我就要被騙走這200多萬,貨款和工資就難了!”一企業的負責人專程到共和派出所致謝動容說道。此前,共和派出所成功破獲一起企業合同詐騙的案件,為企業挽回巨大的經濟損失。
共和派出所根據工業城企業分布特點,以工業城警務站為圓點,科學劃分了13個“警企守望”協作圈,全量規范建設615名企業安保員隊伍組成的98個核心企業最小應急單元,派出所警力加強與企業聯動對碰,常態化開展拉動測試、送教上門,與企業之間實現聯防聯動互助,形成突發警情一呼百應,案件快偵。
人力和科技相統一,是“楓橋經驗”發展到今天最鮮明的特色之一。共和派出所立足實際,創新“靜觀+動巡”智防模式,由綜合指揮室實時調度,覆蓋全鎮重點領域、社區建成可視巡控系統;在全江門率先組建鎮級“智慧鐵騎”巡防隊,配備集成定位等高智能化設備的警用摩托車,實現“一鍵派警、就近處警”。2024年以來,轄區刑事治安警情同比大幅下降,社會治安狀況持續向好。
多元“共”解,“和”力齊心護發展
“感謝派出所民警出手快,生產線一分鐘都沒耽誤!”不久前,中歐產業園區內某制造企業車間內,一些工廠職工因與企業工資發放溝通問題產生矛盾,眼看矛盾即將升級。獲悉情況后,共和派出所、鎮綜治中心、企業管理人員組成的“三人小組”立即趕到現場,針對爭議焦點快速介入,促成雙方當天內簽訂工資發放時間并和解,既保障職工們的合法利益,又有效維護企業正常生產秩序。這場在生產線旁完成的糾紛快速調解,正是共和派出所多元解紛體系的縮影。
作為鶴山市工業發展的核心引擎,近年來,共和鎮吸引500多家企業落戶,職工4.3萬人。針對轄區新時期社會矛盾糾紛特點,共和派出所建立企業“和諧勞動關系紅黑榜”,通過健全派出所與綜治辦、經發辦、規建辦“一所三辦”聯動機制,日常聯合巡查、政務數據互通,動態監測預警在建工地矛盾糾紛,對“黑榜”企業薪資發放等問題“早發現、早介入”。2025年以來,共和派出所聯合調處涉企、涉外等矛盾糾紛多起,化解率100%,為企業和務工人員營造“美美與共”的和諧發展環境。
服務“共”情,“和”睦相處暖人心
近年來,共和派出所順應“園鎮融合”發展趨勢,創新服務企業工作模式,打造一流法治化營商環境,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質量發展。2025年2月7日上午,共和鎮(中歐合作區)舉辦2025年首批重大項目集中簽約活動,共落實簽約項目6個,投資總額30.7億元,與會企業紛紛對共和鎮優越的營商環境點贊。“經濟發展到哪里,公安服務就延伸到哪里。”
2023年9月,共和派出所協同出入境部門走訪一家外資公司時,交談間得知該公司外籍負責人簽證即將到期,但公司正在生產經營的關鍵期,他滿臉愁容。了解情況后,民警立即向所領導匯報,協調相關部門幫助辦理了緊急簽證延期服務。拿到證件那一刻,該外籍負責人豎起大拇指說:這就是中國警察的速度!
千帆競發勇者勝,再接再厲攀高峰。2024年,鶴山工業城(共和鎮)躋身全國千強鎮第431位、全國鎮域經濟500強第293位、全鎮工業總產值351.27億元,同比增長8.7%。
公安工作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壓艙石”,鶴山市公安局共和派出所將一如既往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精神,將矛盾化解在基層,將平安建設在身邊,堅持讓新時代“楓橋經驗”在共建“一帶一路”上煥發光彩,讓公安服務列車陪著經濟發展跑,把各項“民生清單”轉化為“幸福清單”,為構建新時代大灣區高質量發展新格局注入“江門動能”。

江門市政府門戶網站

粵公網安備 44070302000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