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招”硬核組合拳,推動項目高質量建設
近日,國道G325線恩平圣堂至大槐段路面改造工程已順利完工通車,標志著國道G325線恩平段完成44.59公里“白改黑”完成升級改造,大幅提升道路通行能力,顯著改善行車舒適度,推動公路“走廊”串起產業“連廊”,為恩平經濟發展源源不斷注入新的活力。
國道G325線恩平段是恩平市東西走向的主干道之一,智能智造、演藝裝備、機械制造、紡織等重要產業均分布在道路兩側,是恩平市經濟的“黃金走廊”和深度融入“大灣區”建設的“大動脈”。

國道G325線恩平圣堂至大槐段路面改造工程于2023年6月5日正式開工建設,項目總投資24637萬元,路線全長21.92公里,起點于圣堂鎮,沿現狀路往西南方向,途徑恩城街道,順接已改造的國道G325線塘洲至竹排段,經東城鎮、大槐鎮,終點于與陽江市交界處。2024年11月正式通車,比合同工期提前1個月完工。為高效抓工程建設,該項目建設辦始終堅持以黨建為引領,多措并舉,精準發力,以三招硬核“組合拳”,為高質量推動項目實施夯實基礎。
第一招:“四新技術”
該項目建設中采用了NRP無車轍瀝青路面技術、共振碎石化技術、廠拌法瀝青熱再生技術等新工藝、新技術,既提高公路項目建設的經濟性,又減少大量建筑廢料出現,踐行綠色、環保的建設理念。
(一)NRP無車轍瀝青路面技術。為適應國道G325線交通量大、重載車多的特點,在車輛啟停頻繁的燈控平交路段采用抗車轍能力強的NRP無車轍瀝青混凝土結構,實現瀝青“剛柔復合”的改性效果,這也是在攻克國道G325線平交口車轍、坑槽頻發難題上的積極探索。

(二)共振碎石化技術。該項技術是處理舊路水泥面板的新工藝,將“翻挖、搬運、清理、鋪設基層”等工序簡化為一道工序,處理后的碎石層可直接作為路面基層,且每天可處理舊路面達3000平方米,節省1個月以上的施工時間,節約成本80%以上。

(三)廠拌法瀝青熱再生技術。據統計,該項目銑刨舊路面瀝青廢料共10686.43立方米,通過該技術對廢料熱再生處理,用于路面硬路肩,具備與新瀝青路面同樣性能,實現“變廢為寶”,為項目節省成本約110萬元。剩余廢料還可供養護站日常養護使用,瀝青廢料實現100%回收利用。

第二招:“一線工作法”
該項目采取“一線工作法”(干部在一線下沉、情況在一線掌握、項目在一線調度、問題在一線解決、工作在一線推動),現場研究解決堵點痛點,加快推進項目建設。
(一)提前謀劃,做好施工前充分準備。建設初期,該建設辦主動聯合交警部門研究交通疏導方案,僅用1天時間就完成方案審批,為開工建設打好基礎。建設過程中,保持與交警部門密切聯動,根據施工進度和沿線通行環境,動態調整施工區域和圍蔽范圍,保障人民群眾安全出行,確保項目進度順利推進。

(二)深入一線,加強施工技術管理。“現場發現、現場解決、現場推進”,是建設辦解決施工難題的“法寶”。針對抗裂貼粘貼難,現場反復試驗增加在舊路面乳化瀝青的粘合度,成功優化施工工藝。針對減速線設置問題,與交警部門實地充分探討橫向振動型減速線和縱向減速線的優劣勢,因地制宜設置減速線,增設車道變窄導流線,讓公路標志標線設置更科學合理。

(三)把握時機,加快推進項目進程。為解決汛期瀝青罩面施工受阻問題,建設辦邀請氣象專家對氣象與工程服務的可行性進行探討,訂閱天氣動態信息。根據天氣調整施工計劃和安排,分設清縫、抗裂貼補強處理、瀝青封層、瀝青鋪設的流水式作業,見縫插針搶工期進度。

第三招:黨建引領項目提質增效
為促進黨的建設與項目建設深度融合,實現提質增效“1+1>2”,江門市公路事務中心批復成立國道G325線恩平圣堂至大槐段路面改造工程項目臨時黨支部,由建設辦、施工及監理單位共23名黨員組成,用黨支部“一根針”串起了施工進度、技術攻堅、安全質量等“多條線”,在黨建工作與項目建設同頻共振下,項目跑出“加速度”。

(一)黨建引領,按下項目建設“加速鍵”。為確保施工節點任務高質量完成,臨時黨支部完善施工績效考核制度,加強施工考核督辦,建立“周+月”會議工作機制,通過周工作會、月度例會,提前梳理施工重點,明確施工節點任務,掀起大干快干熱潮。2023年原計劃完成投資1億元,超額完成年度投資任務,累計完成投資1.2億元。
(二)黨建引領,提升項目建設“攻堅力”。為解決共振碎石化技術應用難點問題,臨時黨支部成立了黨員技術攻堅小組,開展“紅色引領、技術攻關”專項行動,通過利用試驗段對頻率、振幅、碾壓遍數等參數進行多種組合試驗,對數據反復分析,篩選最優參數組合,推動項目共振碎石技術全面實施。
(三)黨建引領,筑牢項目建設“安全關”。臨時黨支部始終把質量安全納入“三會一課”、主題黨日活動重要內容,面對沿線鄉鎮多、廠區多、車流量大、人口密集等因素造成施工安全管理“難題”,將施工全線22公里劃分成5個網格區,組建“黨員+N”道路交通安全隱患整治專班小組,開展每周3次工地質量安全巡查,切實筑牢縱橫到底、覆蓋全面、精準到點的安全生產防線。施工以來,該項目500多個日夜無安全生產責任事故發生,并在江門市2023年度在建公路工程質量安全綜合評比建設項目獲得綜合評分第一。
江門市政府門戶網站

粵公網安備 44070302000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