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鶴山公路的養護一線,有一位名叫張鵬發的年輕人,他初出茅廬便展現出非凡的勇氣和實力。他首次參加省級行業比賽,便以個人二等獎、團隊二等獎的優異成績脫穎而出,并獲得“廣東省交通行業技術能手”的稱號。懷揣著對夢想的熱情與事業的執著走出校園,張鵬發從一名對養護工作知之甚少的“小白”,逐漸蛻變成為鶴山公路領域技術素質過硬、獨當一面的多面手。這段不平凡的成長歷程,不僅是他個人努力的結果,更是他對這份職業無限熱愛與追求的真實寫照。

初入職場,扎根基層打基礎
2016年7月,從長安大學公路學院畢業的張鵬發,滿懷憧憬地踏入鶴山公路局養護中心。初來乍到,面對復雜的路況和繁瑣的養護工作,他沒有絲毫退縮。“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他深知,唯有扎根基層,才能掌握真本領。
為了盡快上手,張鵬發虛心向同事請教,不放過任何學習機會。休息時間,他埋頭查閱資料,鉆研養護技術。在師傅們的指導下,他認真參與每一項養護任務,從觀察機具操作到記錄設備參數,從道路巡查到小修保養,每一個環節都全神貫注。憑借不懈努力,他迅速成長為一名合格的養護工人,贏得了領導和同事的認可,但他并未滿足,而是向著更高目標邁進。
勇挑重擔,平凡崗位綻光芒
自2018年起,張鵬發便全身心投入到鶴山公路養護的各項工作中。在橋梁養護方面,他肩負起國省道橋梁養護檢查的重任,定期逐跨逐墩仔細排查,對潛在病害絕不放過,發現問題及時上報并跟進修復,數年如一日,為過往車輛行人筑牢安全防線。
同時,他還兼顧小修工程現場管理,2019年面對S270古港線路面維修時施工條件艱苦、混凝土運輸困難、工期緊且人手不足等難題,堅守現場探索合理方案,嚴控質量,協調各方,保障項目順利完工,顯著改善該路段路況。
2021 年,鶴山公路事務中心承接國省道安全提升工程,張鵬發負責工程詢價、合同簽訂等多項關鍵工作,他奔波于站場和施工現場,嚴控材料質量,精心指導施工,合理安排進度,最終項目圓滿完成,新增防眩網 20000 米,標線更新近 46000 平方米,極大提升道路安全水平。
2022 年4月,鶴山市得潤電子廠突發疫情,張鵬發毫不猶豫投身抗疫一線,耐心引導居民有序核酸檢測,協助政府封控,與抗疫人員并肩作戰,為遏制疫情擴散、保障市民健康安全貢獻力量,在不同領域展現出非凡擔當。

創新探索,科技助力護坦途
隨著工作經驗的積累,張鵬發意識到傳統養護方法的局限。他積極關注行業動態,學習新技術、新材料,致力于創新養護方案。
在2023年國省道橋梁維修中,面對橋梁裂縫、露筋等病害,他大膽采用環氧砂漿修復技術,帶領團隊精心施工,有效延長了橋梁使用壽命。在國道 325 線波形護欄工程中,他全程嚴格把控,從施工方案商討到現場安全圍蔽,再到質量檢查,確保工程順利完工且質量上乘。
2024 年邊坡應急檢查中,他利用無人機巡檢,及時發現國道325線的塌方隱患并上報,為保障群眾出行安全贏得了先機。他的創新成果,不僅提高了養護效率和質量,還為單位節約了成本,成為單位的技術骨干。
賽場拼搏,載譽而歸展擔當
為提升專業技能,張鵬發積極參加各類技術培訓和競賽。2024年10月,他參加廣東省交通運輸行業公路養護工職業技能競賽。
賽場上,面對全省眾多高手,他沉著冷靜,憑借扎實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實踐經驗,在“混凝土結構質量檢測”“橋面鋪裝混凝土破損修補”等項目中表現出色。最終,他榮獲團體二等獎(全省第3名)、個人二等獎(全省第4名),并獲“廣東省交通行業技術能手”稱號。
載譽歸來,張鵬發沒有驕傲自滿。他積極分享參賽經驗,組織技術交流會,還主動擔任導師,指導新員工成長。在他的帶動下,養護中心的技術創新氛圍日益濃厚。

展望未來,初心如磐再出發
如今,張鵬發已成為鶴山公路局養護中心的標桿。他用行動詮釋了新時代公路青年的責任與擔當。
面對未來,他滿懷信心:“公路養護是我的熱愛,我將始終保持初心,不斷探索創新,為公路事業貢獻更多力量。”
張鵬發的故事,激勵著更多青年投身公路事業。他讓我們看到,只要心懷夢想、勇于拼搏,就能在平凡崗位上創造不平凡的業績,讓青春在公路養護中綻放光彩。
江門市政府門戶網站

粵公網安備 44070302000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