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門市開平公路事務中心組織對管養(yǎng)國省道開展紅火蟻噴殺工作,保障公路及行人安全。
紅火蟻,如今已成為全球公認的入侵生物,它們繁殖力強、攻擊性高,不僅危害生態(tài)環(huán)境和農業(yè)生產,還對公共安全構成威脅。近年來,紅火蟻在我國南方地區(qū)蔓延,已開始入侵公路沿線,對道路安全和行車安全構成潛在風險,公路沿線成為紅火蟻防控的重點區(qū)域。
公路紅火蟻的危害
一、破壞道路設施 紅火蟻喜歡在溫暖干燥的地方筑巢,路基、路肩、邊坡等區(qū)域容易成為它們的“根據地”。蟻巢的擴張會破壞路基結構,影響道路穩(wěn)定性和使用壽命。 二、威脅行車安全 紅火蟻具有攻擊性,受到驚擾時會群起叮咬。如果車輛停靠在紅火蟻巢穴附近,乘客和司機有可能被叮咬,影響行車安全。 三、傳播疾病 紅火蟻叮咬會引起皮膚紅腫、瘙癢、疼痛等癥狀,嚴重時甚至會導致過敏性休克。此外,紅火蟻還可能攜帶病原體,傳播疾病。 公路紅火蟻的識別 一、螞蟻特征 紅火蟻體型較小,體長2-7毫米,身體呈紅褐色,腹部顏色較深,具攻擊性,通過蜇咬將毒液注入受害者體內。 二、蟻巢特征 紅火蟻的巢穴常筑于草叢、田梗、堤壩、公路綠化帶、垃圾堆、果園和園藝場等場所,通常呈土丘狀,高約10-40厘米,直徑約30-50厘米,內部呈蜂窩狀結構。蟻巢受到干擾時,紅火蟻會迅速出巢攻擊入侵者。


公路紅火蟻的防控措施
一、加強監(jiān)測預警 定期對公路沿線進行紅火蟻監(jiān)測,及時發(fā)現并報告疫情。 二、物理防治 對發(fā)現的蟻巢進行標記,并采取沸水澆灌、挖巢、餌劑施用等方法進行滅殺。 三、化學防治 使用高效低毒的殺蟲劑進行誘殺或噴灑,注意用藥安全,避免污染環(huán)境。 四、生物防治 利用紅火蟻的天敵,如寄生蜂、病原微生物等進行生物防治。 五、加強檢疫 對來自疫區(qū)的車輛、貨物進行嚴格檢疫,防止紅火蟻隨交通工具傳播。 餌劑施用 公眾如何參與防控 一、提高防范意識 了解紅火蟻的危害和識別方法,發(fā)現疑似紅火蟻巢穴及時報告相關部門。 二、避免接觸 在公路沿線活動時,注意觀察周圍環(huán)境,避免踩踏蟻巢或接觸紅火蟻。 三、做好防護 如需停留在紅火蟻活動區(qū)域作業(yè)時, 應采取個體保護,如穿上長筒水鞋,并涂抹滑石粉;最好帶上膠手套防護手部,避免被叮咬。 四、叮咬處理 如果不慎被紅火蟻叮咬,要立即遠離紅火蟻巢穴,避免再次被叮咬,使用肥皂和清水清洗被叮咬部位,也可以涂抹爐甘石洗劑緩解瘙癢和炎癥。如出現呼吸困難、頭暈、嘔吐等嚴重過敏反應,應立即就醫(yī)。


結語
公路紅火蟻防控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需要公路部門和公眾的共同努力。只有加強監(jiān)測預警、采取科學有效的防控措施,才能有效遏制紅火蟻的擴散蔓延,保障公路通行安全和生態(tài)環(huán)境安全。
來源:文/開平公路事務中心 李惠怡
圖/開平公路局養(yǎng)護中心
江門市政府門戶網站

粵公網安備 44070302000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