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鶴山國省道的養護工作中,老舊涵洞疏通曾是一大難題。如今,“高壓管道疏通清理裝置”的出現,成功破解困局,以小革新帶來了大效益。

老舊涵洞淤積重,傳統處理弊端多
鶴山市國省干線公路沿線老舊涵洞存在數量較多、跨度較大、管徑較窄的問題,且涵洞內部常年淤積泥沙,人工清理難度極大。據統計,G325線K67至K100路段內,堵塞涵洞總長度達980米;S270線K15至K30路段內,堵塞涵洞長度為86米,若對上述兩段堵塞涵洞全部采取破拆重建方案,僅工程費用就需超75萬元。此外,部分涵洞雖存在堵塞問題,但主體結構仍保持完好,盲目實施破拆重建,將造成資源的不必要浪費;而傳統采用鐵管人工頂進的疏通方式,不僅作業效率低下,疏通效果亦不理想,常面臨“事倍功半”的治理困境。
聯合研發新裝置,高效疏通顯效能
江門市鶴山公路事務中心依托“勞模創新工作室”,借鑒高壓水槍原理,聯合校企研發出“高壓管道疏通清理裝置”。2024年6月至9月,該裝置在G325線、S270線完成三輪現場試驗,累計疏通涵洞約50 m,平均1.5小時就能疏通16 m,效率高,成本低。截至2025年8月,已疏通段落零復堵,效果穩定。2025 年8月6日,臺風“韋帕”過后,鶴山共和養護站使用該裝置在S270線K24+300處涵洞作業,4人僅用 1.5小時就一次性疏通16.1 m,再次彰顯了其強大效能。
經濟高效成本低,環保持續效益優
在經濟性層面,“高壓管道疏通清理裝置”整機購置成本僅2.16萬元,按疏通長度核算的單米成本,不足傳統破拆重建方案的5%,成本優勢顯著。
在高效性層面,該裝置作業效率較傳統人工頂進方式提升逾10倍,且疏通效果遠超傳統工藝,有效縮短了涵洞治理周期。
在環保性層面,裝置運行僅消耗水與汽油兩類基礎能源,作業全程無建筑垃圾產生,對周邊環境無額外污染,環保性能突出。
在可持續性層面,從實際應用觀察來看,經該裝置疏通的涵洞段落基本未出現返堵現象,大幅延長了涵洞的有效使用壽命,為公路基礎設施長效運維提供了有力支撐。
目前,該裝置已成為各養護站點的“輪值明星”。下一步,鶴山中心將制定標準化作業流程,縮短培訓周期;掌握涵洞健康狀況,事前評估適用性;完善疏通臺賬,實現全流程可追溯,讓這一革新成果更好地服務于公路養護事業。
江門市政府門戶網站

粵公網安備 44070302000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