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開平市供銷社著力打造獨具供銷特色的黨建活動陣地,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核心帶動作用,引導黨員干部凝心聚力、探索創新,全力做好“三農”服務工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貢獻新力量。
一、堅持黨建引領,扛起服務鄉村振興的政治責任
開平市供銷社黨組始終堅持把黨建工作作為重中之重,把思想政治建設作為一項經常性、基礎性工作常抓不懈,強根固本,扛起服務鄉村振興的政治責任。一是規范新架構。開平市供銷社機關黨支部選舉新一屆黨支部委員,把黨性強、作風正、勇于奉獻、表率作用好的黨員干部選進了支委班子,為支部工作的開展提供有力的組織保障。組建黨員先鋒隊,鑄就一支能吃苦能戰斗,勇于擔苦、擔難、擔重、擔險的年輕干部隊伍,在助農服務、鄉村振興等工作中擔當作為。二是創建新模式。堅持學習教育常態化,持續抓好黨史學習教育,采取“線上+線下”“課堂+實地”“自學+研討”等多種新教育形式學習,舉辦碉樓下的黨課、田頭上的黨課、黨課進社區等活動,提高黨員干部思想水平。“七一”建黨節前夕,該社黨組書記組織系統黨員干部在塘口鎮大湖塘村開展“田頭上的黨課”,黨員干部在直觀感受著開平市農業的發展、鄉村振興的成效中聆聽百年黨史和供銷社的發展與未來,進一步筑牢理想信念,堅定供銷社“為農、務農、姓農”的初心,從百年黨史中汲取鄉村振興的磅礴力量。三是打造新陣地。打造獨具供銷特色的黨建活動陣地,展示了百年黨史和七十年的供銷社史,凸顯“不忘初心、助力三農”供銷黨建品牌,并在長期的為農服務中形成的“背簍精神”“扁擔精神”。黨建室今年建成以來,共開展集中學習12次,讀書分享38次,黨員開展自學上百次。四是展示新作為。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積極開展深調研和黨員示范行動,深入田頭為農戶解決實際難題。2022年以來,該社系統開展深調研活動12次,黨員先鋒隊深入田頭服務56次,幫助農民達830人,有效解決本地農產品施藥難、產量低、儲存難和流通難等問題,扎實為農戶辦好實事。通過調研了解到位于開平市赤水鎮沙洲村和赤坎鎮沙溪村的多批馬鈴薯、辣椒出現滯銷和儲存難題,馬上派出黨員義工與其聯系,將這多批合計400多噸的農產品運送到天平基地冷庫進行存儲保鮮,延長農產品存儲保鮮期限,幫助農戶實現錯峰銷售。此外,在田頭布局18套移動冷鏈,幫助廣大種植戶解決農產品保鮮“最先一公里”難題。
二、堅守初心使命,彰顯服務鄉村振興的擔當示范
開平市供銷社始終把為農服務放在首位,堅守為農服務的初心使命,彰顯供銷人的擔當作為。一是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江門開平)優質農產品供應及出口基地,為服務鄉村振興賦能。加強與天業集團合作,共同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江門開平)優質農產品供應及出口基地。項目基地總投資5億元,占地約156畝,分三期投資建設(一期為冷鏈物流園;二期為分揀中心、中央廚房;三期為農產品出口中心),形成了從田頭到分揀包裝、冷鏈物流到銷售出口的農產品產業鏈,為珠江西岸一帶的產業振興提供了強有力的平臺支撐。二是構建農業社會化服務平臺,提升聯農帶農水平。建成供銷優禾農業技術服務平臺,對接全市15家助農服務中心和8家農村綜合服務站,為小農戶及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供農資農技、統防統治、統配統施、農業機械、土地托管等全程的農業社會化服務。同時,大力發展農民培訓和職業教育,重點培養種養大戶、農機手、無人機飛防手、農產品經紀人等,建設適應現代農業發展需要的實用人才隊伍。今年以來,全系統共托管農村土地2萬多畝,輻射帶動4500多戶農戶示范種植;統防統治服務面積2萬畝,召開統防統治、農作物病蟲害防治培訓班7場,培訓農戶達860人。
三是創新治理機制,激發服務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
開平市供銷社創新治理機制,全面開展社屬企業“縣基一體化”管理改革工作,對全市供銷社系統的人、財、物、業務統一經營和管理,對創辦和領辦的各類農村合作經濟組織進行指導,初步形成“市社—中心—企業”的三級管理模式,強化了為基層組織服務的工作導向,激發為農服務企業的發展活力和服務能力。
截至2022年7月,開平市供銷社已構建起為農服務功能更完備、市場化運行更高效的為農服務組織體系,全系統建成冷鏈物流產業園1個,農業社會化服務平臺1個,助農服務中心15家、農村綜合服務站8家,農民專業合作社34家,為服務鄉村振興注入內生力量。
江門市政府門戶網站


粵公網安備 44070302000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