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推動全體供銷干部職工在政治意識、服務大局、爭先進位、務實重干、作風轉變上實現整體性變革,以緊起來、快起來、跑起來的趕考狀態、奮斗姿態答好新時代服務“三農”工作答卷,市供銷社圍繞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等內容,聚焦市委“1+6+3”工作部署,緊扣“改造自我、服務農民”的總要求,以人才聚集、資金集籌、資源集中、政策聚焦為重點,著力推進聯農強基、社企升級、人才培優、機制創新、黨建引領“五大行動”,推動供銷合作事業發展再上新臺階。
一是賦能基層強基提效。著力完善縣域助農服務平臺服務功能,推動開平助農服務平臺對接茶葉產業園,恩平、臺山兩個助農服務平臺對接廣東(江門)絲苗米產業集群全產業鏈,新會助農服務平臺對接新會陳皮產業園;新建7個鎮級農服驛站、7個村級農服驛站,推動基層服務網點在做好農資農技、農產品產銷對接、撂荒地綜合整治、農產品冷鏈物流等農業生產服務基礎上,因地制宜開展日用消費品、廢舊物資回收、金融保險、代理代辦等服務,進一步提升聯農帶農助農服務能力水平。
二是助力社企“加速跑”。著力推動供銷系統電商發展,組建京東商城中國特產· 江門館帶動江門特色農產品“云銷售”,在2023年華僑華人粵港澳大灣區大會期間參加“江門市特色農產品暨僑都預制菜展示”活動,提升“江門供銷邑品”品牌形象。著力防范經營風險,聘請會計師事務所對社有企業進行2022年度經營情況專項審計和財務大檢查,加強以防風險為導向的審計監督,指導社有企業通過加快資金周轉和應收款回籠、壓縮庫存資金占用、償還銀行貸款等方式化解財務風險。
三是搭建引才聚才載體。深入各市區社機關、所屬企業、專業合作社等開展人才調研,摸清社有企業和各市區社人才情況,細化和明確入庫范圍及條件,在各社有企業、各市區社推薦人選的基礎上建立“供銷智庫”人才庫。截至目前,“供銷智庫”入庫專業技術人才116名、系統優秀人才55名、項目專家人才53名,入庫人才合共210名,進一步壯大了供銷事業發展隊伍,吸納了供銷、農業、規劃、物流等方面專家學者和專業技術人才,為全市系統開展“三農”服務、培訓和項目評審等夯實人才支撐。
四是創新機制深化改革。指導社有企業建立健全“三會一層”議事規則,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和工作機制,建立科學合理選人用人機制。整合優化市供銷社社有企業資產,組建江門市供銷集團,重組整合社有企業,推動社有企業改革,推動社有資本向為農服務關鍵領域集中。建立社有資產管理委員會,通過引入財務、經濟、法律等專業顧問團隊,為維護資本安全提供專業性、合規性意見,進一步規范資本運作。建立社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以管資本為主加強對社有資產的監管,實施股權監督管理,指導推進現代企業制度建設,落實社有資產保值增值責任。
五是黨建引領凝聚合力。深入推進黨的二十大精神的學習宣傳貫徹,以黨組擴大會議形式開展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二十屆一中、二中全會精神交流研討,組織全體黨員干部職工開展學習黨的二十大報告、學習新修訂的黨章、聽黨課、觀看黨員教育片、參觀黨員教育基地、重溫入黨誓詞等“六個一”系列活動,引導黨員干部進一步強化黨性修養。根據《中國共產黨章程》《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有關要求,分類分批指導全系統供銷社控股社有企業在公司章程中明確設置黨組織權責,進一步加強黨組織在社有企業中的領導作用。
江門市政府門戶網站


粵公網安備 44070302000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