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粵港澳大灣區(江門開平)優質農產品供應及出口基地的冷庫,儼然走進一座巨型“冰窖”。馬岡鵝、絲苗米等各種農副產品在此靜臥。倏忽間,貨架旁智能“巨臂”舒展開來,千斤重物便輕盈離位。這無聲的舞者,正以精準的韻律,譜寫著冷鏈物流效率的新篇章。
這是江門冷鏈物流建設的生動注腳。市委十四屆八次全會暨全市高質量發展大會強調,持續優化物流網點布局、完善物流網絡體系,加快推進珠西國際物流中心多式聯運樞紐、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等建設。自2022年入選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建設名單以來,江門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依托區位優勢,立足產地、保供港澳、服務灣區、鏈通全國,在提升服務能力、創新運營模式、數智化技術升級、推動產業融合、助力“百千萬工程”等方面不斷創新,業務規模和運行質量持續提升,運營水平不斷提高,有效降低了全社會物流成本。
截至目前,基地已有18個項目入駐(含4個基礎設施配套項目),其中5個企業項目已建成并投入運營,另有9個項目在建,4個基礎設施配套項目全部完成。2024年,基地冷鏈貨物吞吐量11.87萬噸,同比增長9.6%。
“一基地兩片區”加快建設
作為廣東省生鮮農產品主要產地和供應地,江門生產了大灣區1/3的糧食、1/4的水產品、1/4的蔬菜和1/5的肉類;供港澳蔬菜和冰鮮家禽占國內供港澳總量的30%,蛋制品占港澳市場的90%,是港澳生鮮食品主要保障供應城市。
江門高度重視冷鏈物流基地建設,由市委領導牽頭組成專項工作小組,全力推進申建工作。同時,突出立足產地、保供港澳、服務灣區的責任擔當和獨特優勢,得到了國家和省的支持與認可,入選2022年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建設名單,成為當年全省唯一入選建設名單的城市。
江門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依托江門區位優勢,采用“網絡+系統+平臺”“一二一”模式,推動在全市域布局冷鏈物流項目串點成線,形成“市—縣—鎮—村”四級冷鏈設施網絡,建立面向港澳糧食、果蔬、水產品、畜禽肉制品、奶制品、鮮花等全品類全溫控生鮮農產品倉儲加工中心,提升生鮮食品尤其是高端生鮮半成品和成品生產加工水平,提高生鮮食品品質,打造成為港澳生鮮食品智慧集配中心,構建冷鏈物流發展新格局。
基地堅持高起點謀劃,按照“一基地兩片區”的總體規劃,不斷優化臺山片區和開平片區的功能布局,實現兩片區交通互聯、功能互補、業務協同。目前,臺山片區規劃占地面積113.73公頃,“五區兩中心”已基本建設完畢,包括生鮮宅配冷鏈物流區、港澳生鮮食品智慧集配區等多個功能區。
開平片區規劃占地面積7.07公頃,構建了“一區兩中心一基地”[一區是指綜合倉儲區,兩中心是指農產品交易中心和物流周轉中心,一基地是指粵港澳大灣區(江門開平)優質農產品供應及出口基地]功能布局?!伴_平片區一期二期為冷藏、冷鏈物流、食品分揀包裝等綜合性服務項目,已投產運營。三期為粵港澳大灣區(江門開平)優質農產品供應及出口基地,重點打造禽畜肉類速凍冷庫、冷鏈加工車間、農產品及食品標準加工廠房、海關查驗通關等功能于一體的‘快檢疫、快通關’農產品供港澳及進出口中心,為珠西區域農產品深加工企業提供便捷的基礎設施服務。目前已完成主體建筑建設,爭取盡快投入使用。”粵港澳大灣區(江門開平)優質農產品供應及出口基地項目現場負責人戚曉鵬說。
出口貨物整體通關時間0.3小時
要實現物流的提質增效,關鍵要有項目支撐。記者了解到,當前,江門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已建成冷藏庫、冷凍庫、速凍庫等各類冷庫互為補充的冷鏈設施群,冷庫庫容超65萬立方米,封閉月臺配備齊全,基地企業自購冷藏車60余輛,社會服務冷藏車達到150余輛。已建成天業冷鏈、天平冷鏈、天源農產品物流、中洋漁業、國糧集團等5個項目投產運營,雪邑冷鏈、楊氏水產、達隆食品、合眾食品、新喜象糧食、新禧糧食、稻豐糧食、科朗食品、三珍農業等9個項目正在抓緊建設?;A配套設施有序推進,已基本完成污水處理、供水供電、道路、橋梁、網管、河道整治等基礎設施建設。
值得一提的是,基地建設采用“政府引導,企業主導”模式,由臺山市廣海灣新城鄉農業經濟發展有限公司和臺山天業冷鏈物流公司聯合牽頭,與臺山天源農產品物流有限公司等14家企業,成立了江門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建設運營企業聯盟,共同推進基地建設運營。基地按照功能分區及各項目業務差異,優化運營方式,推行專業化分工、一體化協作,形成資源共享、優勢互補、風險共擔和利益共享的多方位、目標導向一致的長期合作伙伴關系。
建設以來,基地始終堅持立足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需要,落實“一區三園一基地”“月監測、季度調度、年考評”工作機制,印發《江門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建設年度任務清單》,推進基地運行質量不斷提高。2024年,冷鏈產品在庫生命周期96天;基地內冷庫使用率達72%,同比提升4個百分點;進口貨物整體通關時間4.84小時,出口貨物整體通關時間0.3小時,貨物進出口通關效率不斷提升,優于全國平均水平。
隨著冷鏈物流市場需求、技術條件、客戶群體不斷升級,基地建設在市推進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建設工作領導小組領導下,堅持統籌規劃建設,不斷加快建設提檔升級。
據統計,2024年,基地冷鏈貨物吞吐量11.87萬噸,同比增長9.6%,主要產品品類為糧食、水產、蔬菜、水果、鮮花、肉類等;冷鏈物流業務總收入同比增長40.6%;基地冷鏈商品交易額同比增長13.16%;基地冷鏈貨物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10.43%。
基地還積極推進“產購儲加銷”全產業鏈的發展模式,建立了“公司+基地+農戶”的種養殖經營模式和“產業園+企業+基地+農戶”的運行模式。在冷鏈物流等基礎功能上,基地還延伸了應急保供、食材加工、團餐預制、交易集配等多種業態,促進了一二三產的深度融合發展,進一步促進農民增收。截至2024年12月,基地14家公司累計帶動農戶4927戶,通過田頭冷鏈建設直接帶動農戶400多戶,聯農帶農超1.8萬人。
去年,隨著深中通道以及黃茅海跨海通道正式通車,“雙通道”大大縮短了基地與深圳、珠海、澳門、香港的距離,節約了物流時間,保證了農產品的新鮮度和品質,讓江門特色農產品能快速運送到上述城市,進而輻射更廣闊的市場。截至目前,基地輻射廣東省內地級及以上城市20個,縣級市、縣、區60個;國際業務輻射3個國家(地區)。
江門市政府門戶網站

粵公網安備 44070302000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