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減輕企業負擔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組織開展了2024年“強化企業服務 提升減負成效”典型案例征集工作,經地方推薦、專家評審、復核及對外公示等程序,確定全國63個“強化企業服務 提升減負成效”典型案例,廣東省有3個案例入選, 其中我市組織發動推薦的江海區“做好企業‘娘家人’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成功入選。
今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市工業和信息化系統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落實省委“1310”具體部署及市委“1+6+3”工作安排,堅持以實體經濟為本、制造業當家,進一步強化企業服務水平,企業培育工作取得了扎實成效。我市規上工業企業數量由2020年末的2535家增至2024年前三季度的3689家,增幅達45.5%,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5.5%)20個百分點,居全省第二。
一、建立江門市中小微企業訴求快速響應平臺。江門市中小微企業訴求快速響應平臺自2022年6月1日開通以來,受理并辦結企業訴求35460宗,滿意度達99.69%,訴求平臺為企業紓困解難發揮了重要作用。特別在疫情期間,為中小微企業提供了一條快速反映問題、表達訴求的“企業120應急通道”,實現企業訴求“1小時內響應、1天內提出解決方案、7天內辦結”。
二、做大做強“政銀保”融資項目,切實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政銀保”融資項目由省、市兩級財政資金共同設立風險補償資金池,同時引入保險和擔保機構提供貸款擔保代償損失,銀行按照風險補償資金池額度放大授信規模為中小企業提供貸款。近年來,項目貸款筆數和貸款總額總體逐年上升,項目“惠及企業數”和“貸款金額”方面均位于全省前列。今年4月,我市獲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新增安排5320萬元投放入“政銀保”項目風險補償資金池,資金池規模約2億元。1-10月,項目累計發放貸款3462筆,貸款金額達到61.78億元。
三、大力推動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之路。出臺《江門市推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倍增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6年)》,力爭用三年時間推動專精特新企業實現數量、產值和利潤倍增。2024年,我市優巨新材獲得國家級重點“小巨人”稱號,新增5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80家省級創新型中小企業,新認定99家市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目前,我市共有3家國家級專精特新重點“小巨人”企業、27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713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247家創新型中小企業、251家市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四、高效運轉工業企業服務中心。為提升對工業企業的服務水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于2023年底建立了江門市工業企業服務中心,通過引入優質服務資源,為工業企業提供技術改造對接、數字化轉型對接、產教融合對接等“一站式”服務。中心掛牌以來,開展了省級技術改造專項資金政策申報輔導、專精特新企業上市輔導及融資對接、工業企業精益生產管理培訓、進出口貨物減免稅優惠解讀等27場專題活動,培訓企業超1100家次,從企業的日常生產經營到技術改造、提高管理水平等多方面給予全方位的支撐,助力我市工業企業發展。
五、建立優質工業企業“一對一”服務機制。為深入推進“工業振興”工程,進一步優化提升企業服務工作,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牽頭建立優質工業企業“一對一”服務機制,為我市1174家億元以上工業企業及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配對“一對一”服務專員。服務專員通過定期走訪企業、做好政策宣傳、收集企業意見建議、動態掌握企業情況、用好江門市中小微企業訴求快速響應平臺等措施,提升企業服務效能,實現“企業有問題、專員有對接、部門有聯動、結果有反饋”的服務效果,讓企業輕裝上陣、茁壯成長。
江門市政府門戶網站

粵公網安備 44070302000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