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曉曉代表:
您在江門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提出的關于加快推進人工智能技術應用賦能江門市高質量發展的建議(5030號)收悉。非常感謝您對我市人工智能技術應用賦能工作的關心,您從人工智能技術在政務服務、應用能力、認知程度、技術研發等四個方面展開的分析,為我市深化人工智能應用提供了切實可行的思路。經我局綜合市發展和改革局,市科學技術局,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市府辦(金融),五邑大學,市職業技術學院,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等單位意見,現答復如下:
一、對于“構建AI+政務服務體系”建議的工作情況
(一)加強統籌協調,成立政務AI應用工作專班
目前,我市已成立DeepSeek人工智能賦能政務領域應用工作專班,初步搭建起政務領域智算底座和服務中臺,并逐步推出“江小i”智慧應用矩陣。
(二)加快推進AI政務平臺建設
一是在市級和江海區、新會區OA系統部署“江小i”助手,實現政策解讀、公文摘要生成、智能撰寫初稿等功能,提升政府工作人員的工作能力和效率。二是12345熱線深度應用AI技術,打造“江小i”政府熱線AI助手。運用語義分析結合知識庫,高效解答市民通過公眾號咨詢和依托算法模型實現快速響應、精準分派與精細處置,實現智能客服與派單雙功能。三是在蓬江區試點上線“江小i”智能導辦助手,提供不間斷的“7×24小時”智能問答服務,覆蓋近1700個政務服務事項,其中85個高頻事項,如企業開辦、身份證辦理等實現邊聊邊辦功能。同時,蓬江區內1個區級大廳、7個鎮街級大廳、蓬江產業園企業服務中心、142個村居便民服務站的詳細信息,5類共183臺自助服務終端分布及可自助辦理的340個事項清單,5+X、中午不打烊服務措施和辦事預約渠道等,為群眾和企業提供更便捷有效的服務。
二、對于“實施制造業AI賦能工程”建議的工作情況
一是2023年,我市先后印發了《江門市制造業數字化轉型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以及《2023年江門市推進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工作清單》、2024年印發了《2024年江門市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工作要點》,明確了工作思路、工作目標、發展重點以及工作任務。
二是聚焦摩托車及零配件、五金及不銹鋼制品、小家電制造、新一代電子信息、造紙及紙制品5個細分行業,分類施策推動鏈式轉型。如五金及不銹鋼制品、小家電制造行業,推動企業通過AI賦能倉儲和AGV物流系統精準送料,實現柔性生產。其中,我市五金產業入選了國家鏈式轉型案例;在摩托車及零配件行業,推動企業和運營商、數字化服務商共同建立數據中臺,對數據進行采集、監測和分析,及時進行故障預警,最優化開展生產協同。比如大長江運用AI+數據采集、AI+邊緣服務、AI+故障預警的云智控管理系統,全面實現了數據可視化、設備24小時實時監測、設備故障預警及時、上下游生產協同確保了最優化參數運行。截至目前,通過AI賦能工業企業,我市累計培育了12個國家級、26個省級制造業數字化改造示范項目或案例。
三是充分利用深圳人工智能算法、機器人核心部件研發創新優勢,依托安全應急(政法)智能機器人產業園、中國-太平洋島國防災減災合作中心為創新平臺,承接成果轉化與規模化生產;開放多個機器人應用場景,推進深圳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在江門應用。利用在規劃的深江經濟合作區和省產業轉移主平實施產業有序轉移,引導有外溢意向的深圳機器人企業到江門擴大生產,加快推進“深圳總部+江門基地”跨市產業布局合作。
三、對于“打造全民AI素養提升體系”建議的工作情況
一是全力打造高技能人才培訓實訓平臺。推廣實施“AI技術+職業技能”系列公益培訓課程,整合院校、技工學校和行業協會資源,將AI技術的基本原理、應用場景等納入職業技能培訓課程,開設《AI助力跨境電商》《Deepseek應用實戰》《AI+人力資源運用》等培訓班,吸引230名從業者,推進復合型技能人才培養。
二是實施江門市卓越工程師培育計劃,探索人工智能產業人才“產教研融合”培養模式。2024年,出臺了江門市卓越工程師培養三年行動建設方案。試點培育出不少于200名企業急需“江門版”卓越工程師人才,推動政校企三方共建培育產業工程師。聯合五邑大學與創維光電江門分公司、開平伊利安達電子有限公司共建產業工程師“卓越匠心班”,遴選五邑大學近40名在讀學生參加培訓。邀請企業優秀研發人才和高校教師緊扣企業技術需求,開發理論課程,受訓期間大量安排上崗實踐,實行學校和企業雙導師制。
三是推動產教融合助力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推動數字化牽引單位、電信運營商、產業生態服務商與江門五邑大學、江門職業技術學院、廣東郵電職業技術學院(江門校區)、江門技師學院等院校實現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加強人工智能人才職業教育供給側與產業需求側精準對接。例如江門商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作為五金不銹鋼產業數字化改造牽引單位,與五邑大學、江門職業技術學院緊密合作,共同開展人工智能課題的科研創新與人才培育,帶動近50家企業通過“AI智能制造”技術實現數字化改造或挖掘潛在升級需求。在江門技師學院舉行2024年江門市工業互聯網人才培養項目啟動會,舉辦了10場江門市工業互聯網人才應用培訓班,培養“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人才超500人,累計超1500人。
四、對于“完善AI發展生態支撐 ”建議的工作情況
一是組建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目前,我市共有創新聯盟8家,2024年新增五邑大學、摩托車產業服務中心、海洋集團有限公司等牽頭建設紡織服裝、摩托車、海洋、金屬新材料、智能裝備產業技術創新聯盟5家,支持圍繞凝練共性技術問題、數字化轉型、人工智能等開展創新工作。
二是開展的“揭榜掛帥”制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項目。目前,征集到江門崇達電路技術有限公司的“人工智能(AI)服務器 用高密度互連電路板激光鉆孔技術研究及產業化”等9項人工智能類項目。
三是開展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開展2024年市級基礎與理論科學研究類項目申報工作,江門職業技術學院、廣東煙草江門市有限公司等單位主持“基于機器視覺的無人貨架商品動銷識別研究”、“基于人工神經網絡與SCRM的客戶洞察與精準服務系統”等14多個項目獲得立項。
五、下一步工作計劃
下一步,我們繼續深入理解您提出的相關建議,結合我市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實際情況,以更加飽滿的工作熱情和務實的工作作風,落實做好落實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戰略部署,加快推進人工智能技術應用賦能工作。
一是做好省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培育工作,重點推動五金及不銹鋼制品、摩托車及零配件、造紙及紙制品、新一代電子信息、小家電制造等5個細分行業通過AI智能制造技術實現數字化改造。二是加快推動人工智能賦能食品、新材料、新能源電池等行業數字化改造。遴選人工智能生態資源池“小快輕準”產品,打造行業標桿示范項目,推動行業企業“看樣學樣”,實現數字化改造。三是聯合省科學院、高新區等設立科創基金,重點投資初創期的智能機器人及人工智能企業,堅持投早、投小、投硬科技。聯動各縣(市、區)的產業發展投資基金,如鶴山市高質量發展產業母基金,引導產業基金投向智能機器人及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四是加快提升算力服務能力,充分利用好我市算力基礎設施發展統籌協調機制,依托江門智算中心等算力基礎設施加快發展智能算力,積極探索建設公共算力服務平臺,建立健全算力扶持政策,提升江門智算中心等基礎設施算力服務能力和輻射帶動作用。五是加強人工智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支持數字化、智能化領域以“揭榜掛帥”制進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動市場化創新資源優化配置。引導龍頭骨干企業參與數字化領域研發計劃,努力爭取國家級和省級數字化領域研發項目。六是加快人工智能創新平臺建設。支持人工智能類企業建設高水平企業創新平臺,加快建設中試基地,以人工智能加速科技成果產業化。推進江門雙碳實驗室運用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等數字技術在碳計量中的應用;推進國家政法智能化“兩中心一基地”建設,促進數字化領域創新成果轉化和應用示范;加快推進江門產研院“國家超級計算廣州中心江門分中心”建設,支撐產業做大做強;支持五邑大學中德(江門)人工智能研究院開展數字孿生及三維技術的商業應用項目。七是加大人工智能人才引育力度。組建人工智能領域人才庫和專家庫,聚焦人工智能產業發展需要,落實人才政策,吸引更多科技人才來江門創新創業,服務產業發展。依托產業鏈鏈主和核心企業成立特色產業學院,培養卓越工程師隊伍,深入實施科技特派員集聚計劃,聚焦揭榜領題、協同創新兩大重點工作,建立人工智能人才隊伍。加強高校人才供給基地建設,摸查分析我市人工智能產業發展人才需求,與高校建立長期穩定的人才引育合作關系。八是加強對外資源合作。加強與深圳、廣州等地在人工智能領域聯系,推動鏈主企業、龍頭企業與鵬城實驗室、廣東省人工智能協會合作交流;支持企業與華工等省內外高校產學研合作,支持五邑大學與華為公司在基礎設施、校企合作和產業人才等全面合作,江門職業技術學院與華為合作建設ICT學院。
專此答復。再次感謝您對我市人工智能工作的關心支持。
江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2025年6月23日
聯 系 人:蘇景垣
聯系電話:3279732
江門市政府門戶網站

粵公網安備 44070302000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