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江門市機關事務局湯凱茵被派駐到沙坪街道樓沖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自駐村以來,湯凱茵牢牢抓住“百千萬工程”契機,精準把握沙坪街道和樓沖村的基本情況,充分依托區位優勢和資源稟賦,圍繞黨建引領、資源盤活、文化振興、服務群眾等工作,扎實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用實干繪就振興畫卷。
黨建引領聚合力 基層治理添動力 駐村以來,湯凱茵扛起責任,以黨建工作為引領,持續強化“兩委班子”和黨員隊伍建設,著力提升村級組織治理水平。與村“兩委”干部廣泛征求黨員干部群眾的意見和建議,共同制定黨組織學習計劃和工作清單,組織全體黨員上黨課、走進紅色教育基地、重溫入黨誓詞,增強黨員的身份意識、責任意識和紀律意識,營造以上率下、以點帶面、以學促干的良好氛圍。積極從返鄉大學生、退伍軍人、外出務工經商人員等人員中儲備后備人才。今年以來,共發展2名黨員,充實黨員隊伍,增強村“兩委”班子的戰斗力。 ▲樓沖村“兩委”干部工作會議 資源盤活促發展 強村富民促振興 村級集體經濟是村級組織服務群眾的重要保障。今年以來,在湯凱茵的帶領下,樓沖村黨委積極對村集體資源資產進行全面摸底和綜合分析,把盤活閑置資源、提升村集體收入作為發展村級經濟的首要任務。在了解到集體土地邊海圍地塊的閑置情況后,樓沖村黨委積極探索盤活方案,廣泛征求當地群眾意見,召集村“兩委”干部、村小組多次商議,與相關部門認真研究地塊發展方向。經過前期銜接洽談,該閑置土地于今年成功盤活,計劃結合“綠美鶴山”行動,打造農文旅融合發展創新與實踐基地,帶動村集體增收。 ▲黨員大會和村民代表會議分別通過項目的審議和決議 推動村規下企業發展壯大對街道經濟發展起到一定的支撐作用。作為規下工業抽樣調查國家樣本村,樓沖村多次組織黨員干部走訪轄區企業,積極幫助企業解決發展、增資擴產等方面需求,同時促進“個村企”協作,推動“個轉企”,為街道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 深挖資源興文化 做亮品牌強陣地 駐村以來,湯凱茵堅持把文化振興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積極推進文化陣地建設,打好“文化賦能”牌。 深挖傳統文化,推動文旅融合發展。樓沖村有著數百年歷史的舞火龍傳統民俗。今年,村黨委從火龍文化入手,系統梳理火龍習俗的歷史、舞龍寓意等,推動各自然村做好舞龍技術的繼承及文化的傳承,辦好樓沖村舞火龍巡游活動,中秋節期間吸引近2萬人到場參觀,有效團結村民,提高村民的自豪感,并帶動火龍周邊產品的消費,助力建設和美鄉村。活化陣地資源,筑牢精神文明。發動鄉賢和鶴山市新華書店在樓沖向前文化樓捐贈建設“任溶溶書屋”,為村里的孩子提供閱讀場所。推動文化陣地建設,因地制宜在該文化樓前小廣場設置黨建和精神文明建設宣傳牌及宣傳壁畫,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促進鄉風文明。 強基補短見實效 心系群眾暖民心 在湯凱茵看來,只要能讓群眾滿意,付出也就有了回應。半年多來,她一直堅持將人民群眾的“小事”當做自己的“大事”,聚焦群眾身邊大小事持續發力,有效推進農村基礎設施項目建設,持續加大人居環境整治力度。 一方面,緊緊圍繞“百千萬工程”任務目標,聚焦薄弱點、關鍵點,有效推進農村基礎設施項目建設,持續加大人居環境整治力度。完成樓沖排澇站維修與新水泵機組更換,推動老舊污水管網改造;推動樓沖何姓三村村口主干道硬底化工程納入江門市民生“微實事”,解決村民出行問題;完成樓沖雁池村村道亮化工程,保障村民夜間出行安全,構建道路安全屏障。另一方面,落實特殊群體的政策支持,定期走街入戶,了解群眾所需所盼所憂,發動愛心團體為特殊群體捐資捐物,聯系民政等部門支持困難戶房屋改造工程,常態化開展65歲以上老人免費體檢活動及困難黨員群眾慰問等,持續提升村民的幸福感、獲得感。 ▲雁池村村道亮化工程 征程萬里風正勁,重任千鈞再奮蹄。接下來,湯凱茵將繼續扛起駐村第一書記責任,用實際行動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當好群眾心中的“主心骨”、鄉村振興的“領頭羊”,奮力在鄉村振興和“百千萬工程”一線作出新貢獻。





江門市政府門戶網站

粵公網安備 44070302000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