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哐、哐、哐……”
6月6日上午
位于江門臺山市赤溪鎮的
黃茅海跨海通道項目開工活動現場
一片歡騰!
港珠澳大橋西拓的重要通道——
黃茅海跨海通道正式開工了!

周華東攝
黃茅海跨海通道項目起于珠海市高欄港區,東連港珠澳大橋,西連新臺高速并與西部沿海高速相交,止于臺山市斗山鎮。路線全長約31公里,采用雙向6車道高速公路標準,設計時速100公里/小時,設計使用壽命100年。

1.該項目設700米級超大斜拉橋2座。其中高欄港大橋擬采用鋼箱梁雙塔單跨斜拉橋設計,跨徑700米;
2.擬采用鋼箱梁三塔雙跨斜拉橋設計,跨徑720米,建成后將成為世界跨徑最大的三塔斜拉公路橋。
3.整個項目批復工期四年,預計2024年建成通車。

黃茅海跨海通道的江門段共23公里。項目建成后,作為港珠澳大橋西拓的重要通道,將構筑起港澳地區連通珠海、直達江門、輻射粵西乃至大西南地區的主要高速通道,強化珠海橫琴自貿區和江門大廣海灣經濟區的聯動發展,更好地整合沿線土地、港口、高速等基礎設施資源,推進綜合開發利用。

據了解,由于黃茅海跨海通道位于珠江口西部,受太平洋西海岸熱帶海洋氣候影響,是全球臺風發生頻率最高區域之一,項目建設過程將面臨臺風正面襲擊。同時,項目兩座斜拉橋分別跨越5萬噸、3萬噸、3000噸航道,通航條件復雜、防撞等級較高。跨海引橋超長,面臨撞擊風險。

黃茅海跨海通道效果圖
在綜合規劃、通航、
防洪、安全、造價等因素,
經過數十條線位比選后,
黃茅海跨海通道項目的跨海橋梁部分
優選了從起點到終點的弧形線位方案
主橋塔柱則結合中國美學和西方極簡文化,以及“圓”“柱”景觀造型元素,創新采用纖腰型獨柱式形式,外形簡潔、動感柔美,與黃茅海自然景觀相映成趣,有望成為粵港澳大灣區新的地標性建筑。
黃茅海跨海通道建成后:
1.將改變粵西沿海地區與灣區核心區域通道單一的現狀,實現大灣區經濟發展向粵西和沿海地區輻射;
2.強化和推動珠海橫琴自貿片區、高欄港和江門大廣海灣經濟區的聯動發展;
3.與港珠澳大橋、深中通道、南沙大橋、虎門大橋,共同組成大灣區跨海跨江通道群,加快形成世界級交通樞紐,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新格局,讓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更加均衡。

“迎風破浪、砥礪前行,
建大灣區一流品質工程。”
為黃茅海跨海通道順利打下
第一根鋼管樁的建設者們豪情萬丈。

黃茅海跨海通道效果圖
黃茅海跨海通道先行標從6日起正式開始施工后,主要工作內容是搭設8.36公里的鋼棧橋,打樁船一天可以打8—10根樁,將爭取早日為后續主體施工提供作業通道。

江門市政府門戶網站

粵公網安備 44070302000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