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全省教育大會在廣州召開。江門市教育系統積極響應,迅速掀起學習貫徹大會精神的熱潮,各教育工作者立足崗位,圍繞“錨定方向、鑄魂育人、創新驅動、強師筑基”等方面暢談感悟,凝聚共識、謀定舉措,奮力書寫教育強市建設新答卷。 一起來聽聽他們的感受——
五邑大學黨委書記欒天罡

學校將認真貫徹落實全省教育大會精神,深刻把握教育的政治性、人民性、戰略性、基礎性,錨定高水平應用型大學目標定位,緊抓“面向灣區、僑校特色”兩條主線,抓改革、增內涵、強特色、拓空間,在服務教育強省建設中展現僑校新作為。
學校將繼續圍繞國家戰略需求和廣東省、江門市產業發展需求,按照學校“12345”新發展戰略,加快推進僑校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建設。深入推動全面育人中心建設,以“大思政課”拓展全面育人新格局;持續優化學科專業布局,做強新工科,做特新文科,布局新醫科,實施“學科提質行動計劃”,提升學科服務高質量發展的支撐力;深入推進應用型卓越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推動產教深度融合,打造灣區人才增長極;高質量、高起點推進校地共建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中心建設,依托省級重點實驗室,打造“產學研用”一體化創新聯合體,賦能產業升級突破;深化“僑校+僑鄉”特色,建設“一帶一路”產學研基地,積極拓展國際合作渠道,構筑教育合作新格局;加速布局江海新校區,打造集產業、教育、科研、國際交流、商業于一體的政產教研創新融合發展聯合體,創新辦學模式和體系,構建“江門硅谷”新典范,拓展急需學科增長極,創新產教融合示范區,為人才培養與應用技術攻關提供硬支撐,為教育強省和大灣區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江門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
張忠林

全省教育大會關于職業教育的系統部署,為我們指明了前行方向,明確了奮斗目標,主要體現在推動職業教育邁向高質量發展軌道、加速構建現代化職業教育體系,以及大力深化產教融合等關鍵領域。這些舉措的有效實施,將極大提升廣東職業教育的質量與效益,源源不斷地為經濟社會發展輸送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為產業升級和創新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身為職業教育工作者,我們必須積極響應大會號召,一方面,持續深化產教融合,全力推動中高本一體化協同發展,積極拓展國際化發展道路,與國際先進職業教育理念和模式接軌;另一方面,秉持創新精神,不斷探索和實踐全新的教育模式與教學方法,致力于為學生營造更加優質的教育資源環境,助力學生全面成長成才。
江門職業技術學院將緊緊圍繞江門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積極投身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的現代職教體系新路徑實踐,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加快建設省域高水平高職院校。通過不懈努力,為教育強國、教育強省建設貢獻“江職力量”。
江門市教育研究院教研員
丁玉華

通過深入學習全省教育大會精神后,我倍感教書育人責任重大,立德樹人工作任重道遠。大會強調了新時代教育改革的方向與使命,為教育工作者指明了前進的航標。作為一名新時代的教研工作者,我將以實際行動踐行大會精神。
一是急需培養一支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的教師隊伍,從以下五方面著力:修身養德是重要保障,專業閱讀是動力引擎,課例研究是提升策略,反思寫作是重要路徑,實踐創新是必由之路。
二是在教育改革的新征程上引領教師要努力踐行“三讀”:讀書·讀課·讀人;“三耕”:目耕·舌耕·筆耕;“三立”:立德·立功·立言。我們要善于講出廣東教育教研的“好故事”,唱出“好聲音”,抒出“好情懷”,成長為有思想的實踐者,有發現的研究者和有創生能力的變革者,時刻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
江門市第一幼兒園黨支部書記
江門市第一幼兒園教育集團總園長
李愛東

作為學前教育工作者,深入學習全省教育大會精神后,我深感責任重大。大會強調教育高質量發展與數字化賦能,為新時代學前教育發展擘畫了清晰路徑。學前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關鍵階段,承載著“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神圣使命。我們將從以下三個方面,推動大會精神落地生根:
一、弘揚教育家精神,建強師資隊伍。江門一幼將加強教師師德師風建設,強化教師思想、政治、法治意識;完善教師的培養機制,搭建教師成長的平臺,磨練教師的專業能力;發揮示范幼兒園的引領作用,以標桿發展為目標引領教師深化教育教學改革。
二、打造智慧校園,賦能學前教育。大會提出“數字化賦能教育改革”,我們將以“智慧校園”“綠色校園”為特色,融入“科技、生態、健康”智能技術,全面發展素質教育,激發幼兒創新意識和科學素養,構建五育融合、思政引領、智慧賦能的幸福課程。
三、強化示范引領,提升教育品質。江門一幼將充分發揮省級“雙名工作室”和省級首批優質教育集團的示范、引領、輻射作用,通過資源共享、師資培訓、課程共建等方式,帶動五邑地區學前教育協同發展,致力打造學前教育的優質范本,推動教育公平與優質均衡發展。
江門一中辦公室主任、團委書記
2022級級長
蔣嘉駿

認真學習全省教育大會精神后,我深感使命在肩,責任重大。育人先鑄魂,講好思政課,至關重要。在教育強省號角吹響之際,我將繼續探索優化思政教育,育好時代新人。
一是構建“貫通式課程體系”,讓思政教育“有知有度”。鏈接大中小學段內容形式,構建知識習得、價值塑造、能力培養的三維進階體系,實現思政教育螺旋上升、貫通一體的深度學習。
二是強化“沉浸式體驗場域”,讓思政教育“有趣有味”。時政熱點評述、模擬法庭體驗、博物館里解密、黨史戲劇演繹、政協提案撰寫……形式多樣有趣,讓學生沉浸其中,實現“身體在場、情感在線、價值入心”。
三是構建“融合式育人矩陣”,讓思政教育“有域無界”。融通課內課外、線上線下、校內校外多維教學時空,融合院士、大國工匠、抗疫英雄、身邊榜樣等多元主體,實現思政教育“固定教室”到“流動場所”、從“單向灌輸”到“多維互動”的轉變。
江門市第一中學景賢學校
黨委副書記、校長
麥劍平

全省教育大會明確,廣東正穩步邁向建成教育強省的戰略目標,培養拔尖創新人才是關鍵任務。這需要構建貫通式培養機制,打破學段壁壘,保證教育連貫與整體。同時,要優化評價體系,摒棄單一成績選拔,構建科學多元的選拔機制,為創新人才成長提供良好環境。
“大先生”是培養拔尖創新人才的保障。師范院校應加強師范生培養,提升教師專業素養與職業道德,與中小學合作設銜接課程,對新教師入職前三年,從師德、學識、育人情懷、教育智慧和社會擔當等多方面培訓,為培育“大先生”打基礎。
以創新培養模式為核心。地區教育部門依據實際整合優化資源,突破校內局限,探索“校內 + 地區合作”新模式。作為學校管理者和省名教師工作室主持人,我將帶領團隊改進教學方法,遵循學生思維規律,用啟發式、探究式教學激發學生主動思考與探索,培養創新思維,為科教興國、人才強國助力。
江門市蓬江區紫茶中學
黨支部書記、校長
張又紅

全省教育大會對加快教育強省建設作出了全面部署,令人鼓舞、催人奮進。紫茶中學作為江門市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窗口學校”,深入推進“五育并舉”,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一是橫向“聯”,優化“紫慧”課程體系。學校構建了涵蓋厚德、善學、善體、尚美、勤勞五大領域的“紫慧”課程體系,開設科創、民樂、籃球、書法、啦啦操、人工智能編程等特色課程。在課程改革中,積極探索項目化學習和跨學科教學,以多元化的課程賦能學校高質量發展。
二是縱向“深”,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堅持學生立場,樹立“健康第一”的理念,以教育家精神為引領,加強“慧美”教師隊伍建設,全面提升課堂教學水平,深化體育教學改革,優化“五品少年”評價體系,形成“大思政”育人格局,引導廣大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和成才觀。
三是指向“新”,注重創新人才培養。做好科學教育加法,融“課、訓、賽”為一體,組建科學教育團隊,加強校企場館聯合,致力于STEM教育與創客教育研究,一體化推進廣東省科學教育實驗校的建設,將拔尖創新人才早期培養融入各學科教學之中,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教育強國的征程已然開啟,教育強省的藍圖已然繪就。紫茶中學將牢記教育使命,立足“五育并舉”,從“聯、深、新”三個維度持續發力,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而努力奮斗!
江門市蓬江區里仁小學
黨支部書記、校長
萬川

2月24日上午,全省教育工作大會隆重召開,我有幸聆聽黃坤明書記、懷進鵬部長等領導對教育工作的深入講解與深刻闡釋。他們的高瞻遠矚、精準剖析,讓我深受啟發,也深感使命在肩。會議指出:“廣東教育規模大、發展快、動力足,要積極探索數字化賦能教育改革。”在人工智能快速發展的當下,作為基層一線學校,如何將大會精神深入實踐、有效落地?里仁小學將從以下兩點入手,積極探索人工智能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的新路徑:
一是堅持以人為本,結合孩子實際發展規律,堅持課程變革與技術升級相結合,在敬畏與創新中探索人工智能賦能教與學的新范式。
二是以跨學科主題勞動科學實踐為主線,打破學科壁壘,構建綜合性的學習場景。通過STEM課程、項目式學習等方式,引導學生在真實情境中運用人工智能工具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實踐能力和跨學科素養。
江海區景賢小學
黨支部書記、校長
莫斯汝

學習全省教育大會精神后,我深受鼓舞,也對教育工作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和思考。
創新發展是教育進步的核心驅動力。身為教育工作者,我深感責任在肩。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努力踐行大會精神,把思想教育融入日常教學,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培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貢獻自己的力量,助力教育強國建設。在教育實踐中,我們應積極引入新的教育理念和技術,如借助人工智能輔助教學,開展項目式學習活動等,讓學生在實踐中提升創新能力,培養創新思維。
同時,作為廣東教育事業的一分子,我將積極推動科教協同、創新發展在學校的落地實施,優化課程體系,加強教師培訓,營造創新氛圍,為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未來人才而不懈努力,助力廣東教育事業蓬勃發展,為廣東教育強省建設添磚加瓦。
鶴山市沙坪街道第七小學
黨支部書記、校長
麥根河

2月24日,全省教育大會的隆重召開,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加快建設教育強省指明了方向。通過學習,我深刻地認識到教育教學改革對基礎教育發展提出了更明確的要求,接下來,沙坪街道第七小學將繼續以“踐行七彩教育,成就出彩人生”為辦學宗旨,以“七彩文化”為辦學抓手,構建德、智、體、美、勞深度融合的育人體系,培育全面發展的七彩少年。
一是德潤赤心。我們將以國家傳統節日為契機開展活動,結合校園七大節日,創新開展“七彩德育活動”。
二是智啟橙光。以“1+1+3+N”管理模式深化集團化辦學,促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推進課堂改革,設計具有校本特色的學科融合實踐作業。
三是體躍金輝。在全校范圍推廣“一球一繩會游泳”,打造足球、游泳、乒乓球等特色課程,助力學生通過各類比賽增強體質、錘煉意志。
四是美沁青韻。以合唱、管樂、書畫等美育成果展示活動為載體,實施“一生一技會唱跳”工程,讓藝術滋養生命底色。
五是勞鑄紫魄。創設特色校本勞動課程,引導學生在勞動教育基地和勞動實踐教室的實踐活動中,淬煉品格。
未來,學校將繼續發揮“七彩文化”的調色盤作用,將五育元素轉化為鮮活的教育場景,讓每位學生的成長在五育共生中綻放獨特光彩!
恩平市馮如小學大槐分校校長
陳永鋒

全省教育大會的成功召開,為新時代廣東教育描繪了一幅宏偉而清晰的藍圖。在加快建設教育強省的征程中,馮如小學大槐分校將緊緊圍繞新時代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把高質量發展作為學校的生命線,通過優化課程設置、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推進數字化校園建設等措施,打造特色校園文化,以文育人,勇毅前行,努力辦更有質量、更有溫度的教育,為推進教育強省建設貢獻力量!
一是繼續秉承“茶禮養德”的辦學理念,將茶禮中蘊含的謙遜、包容、禮儀等品德融入日常教學,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讓特色文化在孩子們心中生根發芽。
二是持續為外來務工人員子女提供個性化的學習指導與心理關懷,確保每一位孩子都能享受到公平的教育機會。
三是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結合大槐鎮經濟發展特點,開展職業啟蒙教育,讓學生了解智能裝備制造等產業知識,打造更加包容、公平的教育環境。
來源:各學校、江門日報(文/婁丹 呂中言 曾婧)
江門市政府門戶網站

粵公網安備 44070302000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