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9日,廣東省科技金融工作交流推進會暨典型案例發布會傳來捷報:江門農村商業銀行的“邑科貸+再貸款+貸款貼息”靈活疊加科技信貸模式,成功入選廣東省科技金融典型案例50強,該行以創新金融服務助力科技企業的經驗獲得認可。

案例背景
科技型企業成長往往需大量資金支持,尤其在初創期,風險高、抵押物少,企業獲貸率不高。為提升科技金融服務質效,江門市建立“一降兩優惠”政策機制,即構建以“邑科貸”提供科技信貸風險緩釋保障、再貸款傳導利率優惠、知識產權質押貸款貼息補貼企業利息支出的“財政+金融”政策聯動模式。
具體做法
一、持續迭代科技信貸風險補償政策,有效降低“融資門檻”。由省、市資金組建2610萬元的風險補償資金池,針對銀行機構發放的、以信用方式或僅以知識產權質押等無實物抵質押方式的科技貸款,如出現貸款本金損失,政府方面承擔30%至40%的貸款本金損失比例。二、搭建再貸款科技金融“兩優先”機制,即再貸款資金優先支持科技金融機制和再貸款信貸資產質押品優先支持科技金融機制,實現“一重優惠”。三、用好知識產權質押貸款貼息政策,即針對江門市內擁有專利權、商標權或地理標志企業的知識產權質押貸款,按照企業實際支付利息的50%給予貼息資助,實現“二重優惠”。四、積極指導合作銀行配套“專精特新小巨人貸”等專屬產品和服務,并充分發揮科技信貸政策導向效果評估指揮棒作用,推動銀行機構優化對科技信貸的內部資源配置,賦能科技金融“新生態”。
案例成效
在“邑科貸+再貸款+貸款貼息”靈活疊加模式下,銀行、企業可結合實際情況,自主選擇優惠政策雙重疊加或三重疊加。在該模式下,2024年江門市引導銀行機構授信金額超4.7億元,實際發放貸款3.5億元,為企業降低融資成本約872萬元。

創新亮點
一、由省、市兩級財政出資建立起風險資金池作為增信手段,創設“邑科貸”科技信貸專屬服務模式,明確科技信貸項目為非實物抵押貸款,降低科技型企業因缺乏抵押物而面臨的融資門檻。二、構建“邑科貸+再貸款+知識產權質押貸款貼息”疊加模式。借由財政資金的引導撬動以及貨幣政策工具的靈活調配,為化解科技信貸風險、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提供長效機制。
江門市政府門戶網站

粵公網安備 44070302000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