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大灣區建設持續推進,越來越多來自中西部省區的各民族群眾到江門工廠企業務工就業,多民族互嵌式就業已成為江門企業用工的新常態。近年來,我市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深入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不斷完善各族群眾互嵌式就業治理模式,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提供了堅實的物質與社會基礎,不斷涌現一批批民族團結進步典型。
鶴山雅圖仕印刷有限公司是亞洲最大的港商獨資印刷企業,現擁有各民族職工超9000人,包括漢、壯、瑤、苗、土家、彝等10多個民族。曾榮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企業”“全國模范勞動關系和諧企業”“全國百家明星僑資企業”“全國模范職工之家”“廣東省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小區”等殊榮。
彈好“主旋律” 讓黨的民族政策深入人心
2003年,雅圖仕成立了黨總支部,2007年6月成立黨委,下轄8個支部,成為江門市第一個組建基層黨組織的非公企業。多年來,雅圖仕不僅將黨建工作融入企業經營治理,更是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在開展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方面不遺余力,牢固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歷史觀、民族觀、文化觀、宗教觀,不斷強化“休戚與共、榮辱與共、命運與共、生死與共”的中華民族共同體理念,始終堅持引導職工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把黨的建設與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深度融合、一體推進。一是高度重視民族工作,推行“黨建+民族團結”模式,引導151名各民族職工黨員爭做民族團結進步先鋒模范和“領頭雁”。二是實施“文化留人”工程,建設“幸福和諧企業創建委員會”,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貫穿到企業民族工作全過程各方面。三是把黨的民族理論政策融入黨組織生活,深入開展民族政策學習、相關主題黨日活動50余次,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入腦入心。
唱好“同心曲” 縱深推動民族團結宣傳教育
2021年1月,在各級政府關心指導下,廣東第一家新型僑資民企黨校——鶴山雅圖仕黨委黨校正式成立。該黨校充分發揮了“陣地”和“熔爐”作用,不斷加強非公企業黨組織和黨員教育培訓工作,尤其著力于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學習培訓和對外宣傳講解,進一步鞏固了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
為充分體現“中華民族一家親”理念,雅圖仕積極組織和參加各類少數民族群眾活動。壯族員工黃玉珍至今對參加全省少數民族運動會的經歷記憶猶新,“第一次參加大型比賽,既緊張又興奮。大家在賽場上互相鼓勵,堅持團結合作,當比賽進行到第三場,我不慎扭傷了腳,當時很氣餒,土家族隊友阿玲拿出家鄉的藥油幫我細心按摩。第二天我竟然奇跡般地上場繼續比賽了。感謝有此機會,讓我和熱情開朗的土家族姑娘成了朋友。在共同的藍天下,各民族平等、團結、和諧是這次盛會給我最大的感觸”。
公司還通過不定期召開各民族職工座談會,深入了解民族職工思想動態和成長計劃,不斷優化員工評優制度,為積極爭取入黨的少數民族員工給予關注,為優秀的民族職工提供學習提升等優惠條件,從人文關懷、民情意見、培育成長、健康促進、業余興趣、衣食住行等方面都給予民族職工貼心關愛,不斷提升員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提升民族職工的認同感、獲得感和幸福感。在企業的悉心培育下,雅圖仕取得技工證書的少數民族員工已累計超過500人。
公司在各類職工活動中單獨設立了民族風情展示區,各民族同胞身著五彩斑斕的民族服飾,用他們的熱情和才藝,向大家展示著各自獨特的文化和習俗,促進各民族間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支持,增強了各民族職工自豪感和歸屬感。
拉好“交流弦” 勾勒民族團結和美畫卷
為傾聽各民族員工心聲,為他們排憂解難,公司黨委成員、高層干部、管理人員多次深入四川、福建、湖南、貴州、河南、廣西等少數民族地區探訪慰問優秀民族職工代表,近兩年走訪家庭26戶,資助善款60余萬元。
為方便少數民族群眾獲得一手就業信息,雅圖仕多次前往民族地區進行招聘,在企業少數民族老員工的“傳幫帶”下,越來越多各民族同胞加入了雅圖仕大家庭,很多少數民族員工的經濟條件和家庭環境有了明顯的變化,有的經過幾年的努力工作,在老家建起了新房子。
不但要把各民族群眾“請進來”,更要把民族發展、建功立業的好機遇“傳出去”。在公司董事長、鶴山籍香港鄉親馮廣源先生的帶領下,雅圖仕出資1500萬元人民幣在韶關市乳源瑤族自治縣成立韶關利奧農林產品開發有限公司,租賃當地山地6800余畝,農田100余畝,大力發展粵北山區綠色生態農林建設,積極推動當地農業經濟,帶動周邊農戶種植油茶樹。截至目前,透過開荒種植、維護保養、原料采摘及租賃農田等多種舉措為該地區增收超500萬元,幫助超100人次瑤族居民解決就業難題。與當地政府攜手開展石漠化治理工作,已完成石漠化造林面積達2334500平方米,不斷改善當地生存、生活條件,為民族地區建設發展貢獻力量。
江門市政府門戶網站
粵公網安備 44070302000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