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江門緊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有形有感有效開展城市民族工作。9月27日,江門梁啟超故居紀念館榮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這是該市在大統戰格局下統籌謀劃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生動典型。
思想引領,持續加強黨對民族工作的全面領導
江門牢牢把握主線,堅持統籌謀劃,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江門市委統一戰線工作領導小組具體抓總,強化構建各部門協同聯動的民族工作機制,從組織上為做好全市民族工作、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提供堅實保障。截至目前,江門已創建和成功申報5個國家級和19個省級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示范單位。
以形傳神,構筑具有僑鄉特色的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江門深挖全市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團結奮斗、守望相助的標志性事件和人物故事,集中把一批各民族和海內外中華兒女共有共享的中華文化符號梳理出來、樹立起來。江門聯合清華大學、暨南大學、廣東省委黨史研究室、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等專家團隊挖掘、融匯僑鄉文化中關于民族團結的歷史元素,如梁啟超先生“中華民族”“愛國論”話語體系、林基路烈士援疆奉獻“留取丹心照汗青”事跡、鶴山霄南村民族交融史料等。
以感鑄魂,高質量打造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實踐基地
圍繞梳理出的一批蘊含中華民族精神的僑鄉歷史文化,江門整合文旅資源,在各縣(市、區)建立23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實踐基地。一是升級改造了中國僑都華僑華人博物館,擦亮啟超故里文化名片,在江門全域加強對歷史文化街區、僑鄉文化資源的活化保護。二是積極打造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實踐基地宣傳矩陣,采取線上線下、圖文并茂、音影視聽、實物實景等方式,全方位、立體式、持續性開展宣傳。三是以23個基地為平臺拓展實施“三項計劃”,積極舉辦“少年中國說”“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紅種子計劃”等上百場富有民族特色和僑鄉地方特色的主題活動,掀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討論熱潮。
以實求效,發揮典型帶動和示范引領作用
為把可借鑒、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舉措進一步擴大宣傳并形成共享機制,使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在價值引導、教育激勵、凝聚共識上發揮實效,國慶節前后,廣東省、江門市重點媒體連續播報江門梁啟超故居榮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表彰的相關宣傳報道,該案例還作為改革創新項目面向江門各階層人士、社會團體進行宣講展示。江門市統戰、宣傳、教育部門共同發力,加大對“鑄牢”品牌的宣傳力度,廣泛宣傳江門受表彰對象聚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具有典型示范意義的先進事跡,推進《中華民族大團結》《中華民族共同體概論》統編教材入課堂,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學校教育教學全過程。
江門市政府門戶網站
粵公網安備 44070302000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