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導各族青年學生在社會實踐中堅定理想信念、錘煉過硬本領。近期,由廣東省對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揮部、共青團廣東省委員會共同指導,共青團喀什地區委員會、廣東省青少年事業發展中心聯合主辦,五邑大學承辦的廣東大學生赴新疆開展“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圓滿收官。五邑大學“同心筑夢”實踐隊滿載成果與感動,從喀什啟程返回江門。
在本期實踐活動中,五邑大學“同心筑夢”實踐隊以僑鄉文化為紐帶,深度聯結僑鄉文化、民族文化,開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實踐活動,促進粵喀兩地青年交往交流交融,奏響了民族團結進步的青春樂章。
文化課堂潤童心 民族團結種心田
實踐隊充分發揮僑鄉文化特色,創新課程形式,在當地小學開展主題文化課堂?!皟S鄉碉樓文化課”以“桌游+拼圖”互動模式,帶領學生沉浸式體驗開平碉樓的建筑智慧與非遺魅力;“林基路革命事跡專題課”通過深情講述共產黨員的奮斗故事,筑牢青少年理想信念根基;“法律小衛士普法課堂”結合真實案例,提升學生法治意識。五邑大學大學生士兵還分享了在讀期間報名參軍和部隊生活經歷,自2022年起,邑大已有2名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在讀期間參軍報國,以青春踐行民族團結與強國擔當?,F場一名維吾爾族小學生在聽完分享后堅定地說道:“我長大了也要去參軍,像哥哥一樣保衛祖國!”稚嫩的話語中飽含著真摯的愛國情與強軍夢,贏得了現場陣陣掌聲。
在阿瓦提鄉中心小學,隊員們繪制“石榴籽”主題墻繪,組織民族團結分享會,邀請學生暢談對“中華民族一家親”的理解。學生麥麗亞穆姑麗·吐爾蓀向實踐隊贈送親手繪制的石榴畫,表達“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的美好愿景。
深入鄉村助振興 雙語互學促交融
實踐隊走進阿瓦提鄉阿亞格曼干村等鄉村振興示范村,與村民同勞動、話家常。在馕坑邊、院落中開設“移動語言課堂”,通過實物指認、情景對話等形式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讓國家通用語言學習融入日常生活。助力語言相通、心靈相融。
實踐隊以“深化基層服務”為切入點,走進阿瓦提鄉困難家庭開展精準幫扶。隊員們走訪多戶困難家庭,為村民拍攝全家福,記錄溫馨時刻,通過“面對面”交談詳細了解他們的生活狀況和實際需求。隊員們深入雪菊種植基地,與村民共同勞作,開展“雙語互學”活動,在勞動中促進民族文化交融。慰問老黨員過程中,通過“一次慰問、一次勞動、一次聆聽”,聆聽初心故事,感悟使命擔當。
邑大學子在喀什大學思政教育基地,與喀什大學、新疆藝術學院開展了座談交流,圍繞“三下鄉”社會實踐、思政教育創新等話題深入討論,為思政教育創新發展注入青春活力。
致敬英雄堅信念 走訪邊防礪初心
實踐隊專程前往提孜那甫鄉,拜訪“人民衛士”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巴依卡·凱力迪別克一家,聆聽祖孫三代七十余載接力戍邊的感人故事,并送上三份寓意深遠的禮物:一幅展現拉齊尼·巴依卡雄鷹精神的畫作、一枚開平碉樓郵票和一枚五邑大學設計的僑鄉文化郵票,表達對英雄家庭的崇高敬意與對民族團結的美好祝愿。
隊員們還走進紅其拉甫邊防檢查站與護邊員工作站,聆聽邊防干警與護邊員常年堅守的動人故事,體驗巡邊路的艱辛與崇高。在警史館中,通過周恩來總理專機導航事跡、孫超種菜故事等感人展陳,深刻感受一代代邊防人的忠誠與擔當。在紅其拉甫國門前,隊員們與邊防戰士共升國旗,面向界碑莊嚴宣誓:“以青春之我,守護祖國山河!”
聯誼直播聚真情 青春聚力向未來
實踐隊精心組織多場聯誼活動,為粵喀兩地搭建情感交流橋梁。在“民族團結一家親”聯誼活動中,實踐隊員與維吾爾族小朋友一起跳繩、共舞,贈送文具禮盒,傳遞溫暖與關愛。夜幕降臨,篝火旁各族群眾歡聚一堂,分享美食、暢談心聲、共跳民族舞蹈,生動詮釋“中華民族一家親”的深刻內涵。在阿瓦提鄉阿薩新村24村,實踐隊與駐村干部共同策劃舉辦“同唱一首歌、共跳一支舞”民族團結聯歡晚會。晚會現場,隊員們與維吾爾族群眾同臺獻藝,表達了各族兒女攜手奮進的共同心聲,粵喀情誼在歡聲笑語中愈發蓬勃升騰。
“粵喀同心筑夢,青春聚力前行”實踐活動于2025年9月圓滿結束,邑大學子以腳步丈量祖國邊疆,用真情灌溉民族團結之花,成功搭建起一座以僑鄉文化為基、以青春熱血為梁的“連心橋”。未來,這份跨越山海的情誼將持續延綿,激勵更多青年學子奔赴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在新時代新征程中書寫奮進篇章!
江門市政府門戶網站
粵公網安備 44070302000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