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我市根據疫情的發展和市場需求,強化生產指導、暢通運輸渠道、做好產銷對接、保障質量安全,扎實開展菜籃子工作,確保“菜籃子”產品供應充足、價格穩定,既滿足市內消費需求,又服務全國全省疫情防控大局。現將工作開展情況報告如下:
一、“菜籃子”產品產銷情況
據統計,我市2020年蔬菜種植面積約113萬畝,穩定率為108.6%,年產量170萬噸,穩定率為112.4%;全市畜禽肉類年產量約28.2萬噸,穩定率為99.6%;全市家禽存欄量54037萬羽;全市水產品年產量約76.5萬噸,穩定率為104.9%,水產品總面積82.8萬畝,穩定率為99.0%%;園林水果面積約32.7萬畝,穩定率為106.4%,總產量約40.8萬噸;全市461萬人口每年需要消費蔬菜77.4萬噸;每年消費豬肉5.52萬噸;每年消費家禽5.52萬噸;每年水產品消費約7.8萬噸。此外,落實凍豬肉儲備921噸,并加強管理,確保儲備肉數量真實、質量合格和儲存安全。從調查情況來看,我市農產品生產供應充足,既滿足本地消費,又能服務全國全省疫情防控大局及供往粵港澳大灣區周邊城市。
我市冷鏈物流建設較為完善。江門市作為粵港澳大灣區重要農產品生產基地和城市群的重要節點,近些年大力推進冷鏈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粵西農產品向大灣區聚集流通,保障大灣區優質農產品供應。江門市現有食品冷庫的1063家,大中型冷庫主要集中在新會、蓬江兩區,其中江門冷凍廠、蓬江區遠洋冷凍廠等冷庫總規模超過30萬噸,儲存凍品主要為豬肉、三鳥、水產品、蔬菜、水果等,在建的較大規模冷庫項目包括蓬江區的安捷冷鏈物流園、開平市的新供銷天平冷鏈物流園、恩平市的中農藍農業公司冷庫,總體上,冷鏈物流企業、批發市場、生產企業、經銷商、專業合作社構成的冷鏈物流產業鏈較為完整,冷鏈運輸可通達80%以上鎮(街),基本形成市—縣—鎮—村四級立體布局的冷鏈基礎設施網絡,實現帶動江門及粵西地區農業生產、加工、物流、研發、服務等相互融合和全產業鏈開發,創新農民利益共享機制,保障農民持續較快增收,促進鄉村產業振興。
二、“菜籃子”產品價格情況
據我市監測數據顯示,晚秈米、絲苗米、標準面粉零售均價(21個市場均價,下同)為3.17、3.48、2.93元/500g,同比(與2019年12月比,下同)分別上升2.26%、上升0.58%、上升2.45%。所監測的2種食用油價格微幅波動,金龍魚調和油(5L桶裝、下同)、魯花花生油零售均價為58.59、147.56元,價格同比分別下降1.00%、上升2.08%。豬肉市場價格大致與生豬出欄價格走勢基本相似,持續高位運行。精瘦肉、鮮排骨12月份零售均價為33.07、38.62元/500g,同比分別下降1.96%、上升0.94%。我市禽蛋類價格受年初疫情防控物流管控影響,全年價格總體向下運行。白條雞、白條鴨12月份零售均價為18.86、13.24元/500g,同比下降8.27%、下降19.37%。白殼雞蛋、鴨蛋12月份零售均價為5.66、6.21元/500g,同比下降17.37%、11.79%。我市水產品價格總體呈先升后降走勢。11種水產品零售均價為21.53元/500g,同比下降0.60%。 其中,草魚、鯽魚、鳙魚、羅非魚、基圍蝦平均零售價格為9.65、13.11、9.13、7.90、33.66元/500g,同比分別上升1.15%、上升12.05%、上升3.75%、下降2.83%、下降13.82%。今年我市蔬菜類價格受新冠疫情、節日需求、寒冷天氣等多種因素影響,蔬菜價格總體呈波動上升態勢。2月份達到年內最高點4.38元/500g,5月份以前蔬菜供應充足,蔬菜價格有所回落,6至10月份雖處夏季蔬菜上市旺季,但受臺風外圍影響、持續強降雨等天氣干擾,總體供應減少,價格持續上漲,11月份秋冬季蔬菜大量上市,蔬菜價格有所回落,12月份零售均價為4.01元/500g,同比上升8.09%。
三、“菜籃子”產品市場流通環節
2016年,我市出臺《江門市區“十三五”商業網點規劃》,將“菜籃子”產品批發市場建設納入長期規劃。我市有農業農村部定點市場4家(全省共35家),分別是江門市水產凍品副食批發市場、遠洋農副產品批發市場、白沙江南蔬菜畜禽批發市場和江會水果批發市場。全市共計1275個行政村和社區,零售網點數量為3871個,平均每個行政社區(村)的網點數量為3個,大大便利市民生活。江門市白沙江南蔬菜禽畜批發市場產品類別有雞、鵝、鴿、鴨和蔬菜等,年銷售量雞約624萬羽,鵝,鴿,鴨合計約340萬羽,蔬菜約24萬噸,年交易額為155000萬元;江門市水產凍品副食批發市場產品類別有雞蛋和凍肉等,年銷售量雞蛋約0.38萬噸,凍肉約7萬噸左右(以市冷凍廠為主),年交易額為500000萬元;江門市江會水果批發市場主要經營水果,年銷售量約48萬噸,年交易額230000萬元;江門市蓬江區遠洋冷凍廠有限公司產品類別有雞、鴨、豬肉和牛肉等,年銷售量光雞0.03萬噸,光鴨0.02萬噸,豬肉0.1萬噸,牛肉0.03萬噸,年交易額120000萬元;
四、“菜籃子”工程建設滿意度情況
根據2020年江門市“菜籃子”工程建設市民滿意度調查報告,調查共發出3355份問卷,其中回收的有效問卷共3313份,未收回或無效答卷共42份,有效答卷占比98.75%。綜合單因素、整體滿意度得分和滿意率得分,江門市的滿意率= 97.2%。本次市民對“菜籃子”工程建設滿意度評價最好的是鶴山市和恩平市,臺山市、蓬江區和新會區處于第二層次,江海區和開平市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其中,鶴山市今年的滿意度評價比去年有了很大的提升。針對本次的調查報告,調查機構所給出的建議:一是繼續加強“菜籃子”相關工作及知識宣傳力度,提高公眾食品安全意識加強普法;二是繼續健全信息公開機制,推進社會協同共治,適時發布政策法規、科普知識等信息,使公眾不斷增強理性看待食品安全問題的意識和能力;針對食品安全社會熱點話題,要密切跟蹤輿情,及時做好解釋、說明工作。健全公眾參與機制,優化簡化維權程序,提高廣大消費者依法維權能力;三是結合各地實際,圍繞突出問題與薄弱環節,認真執行“雙隨機、一公開”抽檢監測任務;重點針對兒童、嬰幼兒食品等食品安全多發區,種植、生產等食品安全薄弱環節,組織實施相應的專項治理和風險管控措施,做到隱患問題精準排查、有效化解,嚴防出現區域性、系統性安全風險。四是全市各級政府積極組織相關部門,依托電視、報紙、網絡等媒體發布農產品質量安全相關報道和違法警示;組織專家編寫農產品質量安全知識手冊生產篇和消費篇;送科技下鄉、促成專家農戶結對子,發放各類宣傳資料;舉辦培訓班、懇談會、培訓、指導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主、種養大戶等;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現場咨詢活動,在農產品生產企業、基地、批發市場、農貿市場制作宣傳展板。五是繼續加大力度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制度,全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體系建設。以市級監測中心為核心,區、市級檢測站,鄉基層農產品質量安全站,實現建設項目全覆蓋,并做到機構、人員、經費到位,基層技術人員全員崗前培訓。六是進一步要致力于農產品質量安全日常檢測和標準化生產示范區建設的監督和支持。七是繼續推進肉菜追溯體系建設。積極推行“訂單農業”“農超對接”“廠超掛鉤”和“基地+ 加工企業+ 超市”等采購模式;要建立健全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自查工作機制,對肉菜等食用農產品種養殖、采摘、包裝、儲存、運輸、銷售等各個環節進行風險分析,積極防控風險;重視誠信建設,要認真受理和處置消費者投訴,完善質量安全管理體系;按照“優質優價”的市場機制,設立有機食品、綠色農產品、供港食用農產品基地直供等優質精品肉菜專柜;作出的嚴于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承諾,按照承諾標準對相關食用農產品進行檢測,檢測結果進行公示。
表1 江門市10個因素滿意度答案占比和滿意度得分及滿意率
五、2021年預測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我市蔬菜整體行情較好,蔬菜種植效益提高,預計2021年蔬菜種植面積總體增加。2021年隨著我市蔬菜種植面積增加,預計蔬菜產量穩中略增。2020年我市蔬菜市場行情總體向好,效益較好,農戶種植積極性增強,2021年在蔬菜種植面積和產量增加的前提下,市場供給量增加,預計蔬菜價格總體下跌。受疫情影響,畜禽肉類和水產品市場交易量較往年有所減少。但隨著全市疫情防控穩定,物流運輸逐漸通暢,企業陸續復工復產,市場消費開始恢復,供給逐漸回暖。預計2021年水產品、畜禽肉類的產量和價格略有增加。
江門市政府門戶網站

粵公網安備 44070302000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