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銀行貸款廣東農業面源污染治理項目(以下簡稱“世行項目”)于2014年啟動,經過6年多的不懈努力,項目區化肥、農藥使用量大幅度減少,農產品質量提升,農村環境明顯改善,綠色生產模式得到進一步推廣。
環境友好型種植
世行項目針對散戶、種植大戶、農場、企業、合作社等補償對象,共建立10種類型補償政策。符合條件的農戶只有到指定農資店購買指定農資和服務,才能通過IC卡獲得補貼,全程不接觸現金。補貼引導農戶使用配方肥、緩(控)釋肥、高效低毒農藥、生物農藥和高效電動噴霧器等,且少用化肥、農藥。實踐證明,科學種植,少用化肥、農藥,畝產量不降反升,農戶的耕作成本也降低了,農戶切身體驗到環境友好型農業生產方式的成效。
世行項目除成立60人的技術專家組外,還建立了以1200多名鎮村農技人員為主體的技術服務體系。在每個項目村聘用2名村級助理和若干示范戶,共同開展項目技術示范和指導,切實解決“最后一公里”問題,并打造出一支強有力的綠色農業發展隊伍。
牲畜廢棄物治理
世行項目創建了生豬高床生態養殖模式,將養豬生產與牲畜廢棄物處理進行了有機結合。豬舍為兩層結構,第二層地面為漏縫地板,牲畜廢棄物通過漏縫地板落入豬舍第一層墊料,經機械翻耙,發酵分解的生態養殖模式,通俗地說,就是“豬住二樓”。
世行項目還針對傳統生豬養殖模式進行了創新,探索出能源生態型模式和能源環保型模式。能源生態型以綜合利用為主,使糞便多層次資源化利用,并最終實現糞污“零排放”;能源環保型則以污水達標排放為主,通過多級處理,最終達到環保部門批復的出水標準。
傳統養殖場廢棄物處理系統的優勢是沼氣發電或能源利用,目前全省26家項目養殖場累計發電1317萬度。
江門市政府門戶網站

粵公網安備 44070302000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