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4日,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信用工作推進研討會在佛山召開,江門市農業農村局受邀交流江門市農產品質量安全信用體系建設經驗做法,受到主辦單位及參會嘉賓的好評。

近年來,我市著力推動農產品質量安全信用(以下簡稱農安信用)體系建設,引導農產品生產經營者自覺落實質量安全第一責任人責任,全力營造誠信經營的良好氛圍,從源頭上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一、實施激勵措施,推進農安信用信息歸集
我市從2018年起連續5年實施激勵政策,每年安排10萬元購買食用農產品承諾達標合格證(2018-2019年為溯源證,以下簡稱合格證)電子標簽獎勵給積極開證用證的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共推動5749個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使用合格證,用證528萬張,2023年共3944個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使用合格證,開具226萬張,同比增長64.3%。此激勵政策的持續實施,促使越來越多的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積極登錄農產品溯源監管平臺開具合格證,客觀上為開展農安信用信息歸集夯實了基礎。
二、壓實屬地責任,推進農安信用評級評價
一是充分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結合省農業農村廳的工作部署和省食品安全考核要求,明確市級農安信用工作目標,將任務指標分解到縣級農業農村部門,推動縣級將任務細化分解至鎮級落實,逐級壓實責任,發揮鎮級監管員、村級信息員協管員的作用,上門指導農產品生產主體開展農安信用評價。二是建立信息通報機制,每月向縣級政府發文通報、每周通過工作群通報一次農安信用評價進度,推動農安信用評級評價工作常態化開展。截至11月22日全市參與農安信用評價主體2899個,覆蓋率86%,超額完成省農業農村廳下達的任務;推進農安信用評級,全市A級及以上主體317個,其中A級298個、AA級19個。
三、探索聯合獎懲,推進農安信用信息應用
一是將農安信用獎懲與農業品牌培育獎勵掛鉤。我市印發了《江門市農業品牌培育獎勵辦法》,對獲得綠色食品、有機產品、地理標志登記農產品,以及“粵字號”農業品牌等認證的主體給予獎勵,單項最高一次性獎勵50萬元。在審核環節,將農業品牌主體的信用情況納入否決項,“有失信記錄或被列入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經營異常名錄且尚未移出的”“提出申請之日前3年內,因質量、安全、環保等問題受到行政處罰或刑事處罰,或在縣級及以上質量監督抽查中檢測結果不合格的”均不予獎勵,以此推動農安信用信息應用。二是將農安信用獎懲與政策性食用農產品安全責任保險掛鉤。2017年以來,我局聯合市有關部門開展政策性食用農產品安全責任保險試點工作(以下簡稱“農安保”),對于參保的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市級財政給予50%的保費補貼,封頂6000元。在審批環節,將食用農產品承諾達標合格證納入重要參考指標,2017-2022年我市“農安保”承保151宗,保險金額共6.77億元,保險費91.99萬元,既提高了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抗風險能力,又促進了農安信用信息應用。
下一步,我局將繼續探索農安信用聯合獎懲措施,進一步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信用體系建設,持續鞏固“雙安雙創”成果,助力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
江門市政府門戶網站

粵公網安備 44070302000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