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廣東省人社廳《《關于做好廣東省2023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人員選拔工作的通知》精神,經單位推薦、材料審核、專家評審,擬推薦羅堅義、彭志平2名專業技術人才和劉銳杰、劉新華2名高技能人才為我市2023年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候選人,現予以公示。
羅堅義,男,1980年4月出生,漢族,中共黨員,五邑大學工作,博士學歷。從事教學、科研工作。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廣東省杰出青年基金、2000萬重大橫向項目等項目,經費共計2273萬元;獲得廣東省第七屆專利優秀獎(項目負責人)、省級教學成果獎2項(分別為第4、第6完成人);以第一或者通信作者發表論文41篇,被SCI收錄28篇(包括Nature Communication 等國際頂級期刊)。自主研發的柔性觸覺傳感技術,以專利許可的方式獲得企業2000萬的研發經費支持,此外以氣壓傳感器技術開發出國內首臺舌肌壓力測定儀,并以技術轉讓費47萬元將專利成果以許可、轉讓方式授權企業產業化,研發的多項新技術已成功轉化為企業的產品?,F任五邑大學應用物理與材料學院院長,五邑大學“沖補強”重點學科材料學科負責人,為五邑大學材料學科進入ESI前1%,入選軟科世界一流學科排名作出了突出貢獻。
彭志平,男,1969年7月出生,漢族,中共黨員,江門職業技術學院工作,博士學歷。長期從事計算機教學和科研工作,是廣東省高校“千百十工程”省級培養對象。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194萬元)、廣東省科技計劃重點項目1項(500萬元)、省部其他項目和企業委托項目8項(近550萬元);以第1完成人獲省部級科技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作為主要完成人獲省部級科技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出版專著1部,發表SCI/EI論文72篇;發明專利27件(中國授權25件、美國授權2件),軟件著作權22項;獲省級優秀教材獎1項。為制造業當家和醫療重要設備國產化作出突出貢獻,主持完成的主要科研成果應用效益顯著:攻克了乙烯生產中裂解爐結焦在線精準診斷與預測的行業共性技術難題,構建了國內首個智能監測平臺,部分技術處于國際領先水平;研發了國產智能高效血液透析成套設備,打破國外壟斷??蒲杏顺尚э@著。
劉銳杰,男,1989年7月出生,漢族,中共黨員,本科學歷,江門市技師學院工作。從事工業電氣自動化專業的教育教學工作,先后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技術能手、廣東省技術能手、廣東省職工經濟技術創新能手、江門市“十佳青年優秀教師”等榮譽稱號,主要業績貢獻有:1.深入企業開展產學研項目開發,解決生產企業關鍵性技術問題20多項,研制自動化生產設備4臺套,獲國家專利6項。2.新冠疫情發生后,趕赴企業進行技術支援,研制口罩機關鍵零部件,為疫情防控及時提供生產設備保障。3.指導學生參加各類技能競賽屢獲殊榮,獲得全國第一名2個,全省第一名12個,并連續九年獲得廣東省機電一體化技能競賽團體冠軍。4.積極參與教材與教學資源開發,主持完成5個重點教學場地規劃建設,完成3個重點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編寫。
劉新華,男,漢族,1981年11月出生,中共黨員,本科學歷,鶴山國機南聯摩托車工業有限公司工作,摩托車產品設計師,負責新車型的開發設計和結構設計的工作18年。曾榮獲“全國技術能手”、“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中國設計業十大杰出青年”、“中國光華龍騰獎”、“廣東省第十一屆“省長杯”工業設計大賽最具創新獎”、“廣東省2016年度十大優秀工業設計師”、“廣東省2018年度十大新銳工業設計師”、“廣東設計70人”之一、“江門市企業首席技師”、“江門市高技能領軍人才”、“江門市技能名師工作室領銜名師”、“江門市僑都十大工匠”等多項國家級、省、市級獎項。帶領設計團隊為公司全新設計20多款自主創新車型,并獲得130多項外觀專利和40多項結構專利,參與多項產業標準的制(修)定工作,如2017年6月作為主要參與者編制地區行業標準《125 系列踏板式兩輪普通摩托車》。參加國內的設計大賽獲得設計大獎20多個。參與研發的多個創新車型開拓了公司新的市場,遠銷歐洲及南美洲等60多個國家。
公示時間:2023年3月22日至2023年3月24日。公示期間,若對公示對象有異議,任何單位和個人均可通過來電、來信、來訪等方式向江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反映有關問題。反映情況和問題應實事求是,客觀公正。為便于核實反饋相關情況,反映人應提供真實姓名、聯系方式或工作單位。
受理電話:0750——3873782 李小姐
3327033 姜先生
江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2023年3月21日
江門市政府門戶網站

粵公網安備 44070302000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