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9日,“百萬英才匯南粵 ——2025 年江門市博士后賦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學術交流暨‘十城百校’百名博士江門行”活動在江門雙碳實驗室園區隆重舉行。
本次活動以“產才融合,博創未來”為主題,“中國僑都 灣區江門”以更加開放姿態發出“招賢令”,邀請全球超100名博士博士后人才齊聚江門,開展“雙碳”、生物大健康領域學術交流和成果分享,與35家重點產業企業開展對接交流,為江門打造大灣區新一輪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主戰場注入強勁動力。人社部留學人員和專家服務中心(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會)副主任王霄、江門市副市長周佩珊,以及廣東省人才服務局、江門市有關部門和各縣(市、區)有關單位負責同志出席活動。

“百萬英才匯南粵——2025年江門市博士后賦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學術交流暨‘十城百校’百名博士江門行”活動。
活動上,人社部留學人員和專家服務中心(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會)副主任王霄在致辭中表示,近年來江門市持續完善人才工作政策體系,為博士后提供從進站到出站的全周期全方位支持,促進博士后科研成果與地方產業發展深度融合,為全國博士后工作創新發展提供了“江門樣本”。
隨后,江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黃銳樓介紹了從“灣區、樂業、愛才、宜居”四個維度介紹江門產業發展、人才生態、政策扶持,誠摯歡迎廣大博士人才走進江門、扎根江門。
此次活動充分發揮全國博士后創新(江門)示范中心“國字號”平臺作用,鏈接省部資源,得到人社部留學人員和專家服務中心(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會)、廣東省人才服務局的大力支持。通過部、省、市三級平臺廣泛宣傳發動,活動突破市域、省域信息壁壘,吸引了來自各地209名博士報名參加。通過與企業匹配篩選,最終主辦方邀請超100位博士來到江門,與雅圖高新、德昌電機、五邑大學、江門雙碳實驗室等35家優質單位開展“面對面”招聘對接。“江門是一個蓬勃發展的現代化工業城市,人才政策很有吸引力,現在我和江門雙碳實驗室有對接交流,有和我研究方向高度匹配的項目,所以我非常愿意留在江門發展。”上海大學博士張義招說道。

博士博士后人才與江門優質企業交流。
江門市人民醫院人事科科長鄭艷芬表示,這次他們發布了科研崗、博士后兩種崗位,當天上午已經和3名博士人才達成初步對接。“我們創業實踐基地目前還有兩名在站博士后,累計進站博士后8人,前面出站的博士后效果都很好,所以我們非常歡迎有意向的博士人才一起交流。”鄭艷芬說道。
活動期間,同步舉辦第三屆圭峰雙碳大講堂及成果分享發布、生物大健康領域學術交流與技術成果分享發布活動,共邀請21個項目團隊進行成果推介,共有來自市內市外約50家企業機構共80名代表參會推動博士博士后項目成果轉化落地。活動通過加強創新團隊與生產企業、投資機構交流對碰,推動創新鏈與產業鏈、資金鏈深度融合,推動更多創新成果落地江門,加速本地產業高質量發展。在“雙碳”領域,李騰飛團隊的“溫室大棚智能化二氧化碳施肥技術”、易際埕團隊的“高效率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材料和模組的產業化” 等8項前沿成果集中亮相;生物大健康領域,區門秀團隊的“藥材滲漉裝置”、彭榮珍團隊的“芋健未來 —— 中醫藥賦能雞爪芋三產融合”等13項前沿成果集中亮相。

江門公用事業集團有限公司與江門雙碳實驗室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江門公用事業集團有限公司與江門雙碳實驗室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圍繞科技協同創新、人才聯合培養、資源開放共享、科普宣教聯動等領域開展長效合作。此外,現場還舉行2025年產業工程師卓越匠心班代表合作簽約儀式,旨在培養更多契合產業發展需求的數智化產業工程師。

2025年數智化產業工程師“卓越匠心班”合作協議簽約儀式。
活動當天下午,博士人才分赴生物大健康、材料化學、機械電氣等行業企業開展走訪對接,實地感受江門制造業的蓬勃活力。

博士人才走進行業企業交流

走訪新會新寶堂生物有限公司

走訪嘉寶莉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江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黨組成員、副局長、二級調研員黃銳樓表示,下一步江門將跟進好博士人才與企業的對接情況,以及項目對接成果的落地,同時在今天活動的基礎上總結提升,把部、省、市三級聯動共建博士人才招引與交流對接平臺的機制凝練好、提升好,并根據企業的需求總結經驗,重點做好“百萬人才匯南粵”的秋招供需對接環節。
接下來,江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還將建立“人才服務跟蹤機制”,持續推動人才與產業深度對接,讓更多青年人才“智匯江門、扎根江門”。
江門市政府門戶網站

粵公網安備 44070302000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