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省人民政府通報了各市人民政府2022年度食品安全工作評議考核結果,江門市獲評A級等次,也是自2017年以來連續6年獲評A級等次。
近年來,江門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食品安全“四個最嚴”要求,深入推進食品安全“兩個責任”落地見效,大力推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切實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全市未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食品安全風險和等級以上食品安全事故,2021年3月獲評廣東省食品安全示范城市,2023年6月順利通過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省級初評。
一、強化黨政同責,推進食品安全“兩個責任”落實落細
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帶頭落實食品安全黨政同責,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食品安全工作,多次帶隊深入一線檢查督導食品安全工作。全力推動“兩個責任”落實,將食品安全列入各級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綜合考核,實施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一票否決”,建立包保聯絡部門和聯絡員制度,開發“邑市監政企通”企業版小程序,全市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實現全部包保到人、督導到戶。
二、嚴把食品安全關口,切實筑牢食品安全防線
在源頭環節,實施食用農產品“治違禁 控藥殘 促提升”“不安全,不上市”三年行動,推動化肥農藥使用零增長、獸用抗菌藥使用減量,全面配套全市規模化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裝備。在食品生產環節,全省率先將低風險食品生產許可納入告知承諾制改革;建立信用風險分級分類動態管理機制,對全市食品生產企業創新推行信用風險分類分級賦分值評定,實施差異化監管。在食品經營環節,深入推廣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推動農產品產地準出和市場準入有效銜接;在全省率先完成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大力推進“互聯網+明廚亮灶”,學校食堂、集體用餐配送單位、中央廚房100%進駐“邑食安”平臺。
三、堅持問題導向,全力排查整治食品安全風險隱患
(一)加強重點領域風險防控。開展食品安全“四個最嚴”攻堅行動,扎實推進醬腌菜、食用植物油等專項整治,及時發現并消除風險問題;建成食品安全風險預警與處置子系統,通過食源性疾病風險監測全面提升食品安全風險管理水平;統籌推進餐廚廢棄物集中處理,全市實現餐廚垃圾資源化處理全覆蓋;配合省市場監管局做好學生集體用餐配送單位風險評價檢查后續跟蹤工作,對專項監督抽檢中的不合格批次均依法立案查處。
(二)嚴厲打擊違法犯罪。對食品違法犯罪行為采取“零容忍”打擊,強化“兩法銜接”,持續深入開展“鐵拳”行動、“昆侖”行動、進口食品“國門守護”行動等,創新推廣工作日常巡查、線索排查、執法檢查的“三查合一”辦案模式,建立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無縫銜接機制,實現檢察、公安機關提前介入,確保“有罪必移、處罰到人”。2023年全市公安、市場監管、農業農村等部門共查辦各類食品違法犯罪案件1718宗。
(三)強化食品抽檢監測。連續5年將加大食品抽檢監測力度作為市十件民生實事之一,進一步加強監督抽檢和風險監測發現問題、排查風險隱患方面的能力,做好抽檢不合格食品核查處置、信息公開和后續監管,牢牢守住不發生食品安全事故的底線。近三年,每年全市食品監督抽檢在3萬批次以上,達6.7批次/千人;評價性食品抽檢合格率達98%以上。
(四)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效能。修訂印發《江門市食品藥品安全與高質量發展委員會工作規則》《江門市食品藥品安全重大事項督促落實辦法》等制度文件,推進全市食品安全與高質量發展工作制度化規范化。一體推進法治監管、智慧監管和信用監管新模式,在全省率先發布實施14項“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地方標準,實現精準靶向監管。建成“互聯網+智慧市場監管”全程一體化平臺,通過AI智能抓拍、線上巡查等發現問題并落實整改。
四、調動社會力量參與,共建食安共治格局
市人大將“加強食品安全監管”納入民生實事及“微實事”項目監督,市政協將校園食品安全納入“委員議事廳”內容。創新開展“一監到底”執法直播活動,推動“你點我檢”活動走深走實,充分激發廣大市民參與食品安全監督的積極性。成立食品安全志愿者服務隊,開展網格化食品安全協管、普及食品安全知識。在城市建設食品安全主題公園,打造一批食品安全科普宣教基地,開展“食品安全科普一日游”“食品安全大講堂”“創食安城觀摩團”及食品安全“五進”等活動,發動群眾廣泛參與監督,全力構建食品安全社會共治格局。
下一步,江門市將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嚴格落實食品安全“四個最嚴”要求,推動全行業誠信守法、自律經營,發動社會各界關注和支持食品安全,走出高標準捍衛“舌尖上安全”的江門之路,不斷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水平,堅決筑牢食品安全防線,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江門市政府門戶網站

粵公網安備 44070302000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