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做好食用動植物中毒防控工作,增強群眾對食品安全的參與意識,普及野生動植物相關知識,有效遏制、防范食用有毒野生動植物造成中毒事件的發生,近日,江門各地積極開展誤食毒蘑菇、河豚魚等野生動植物中毒防控宣傳活動。
一是強化科普宣傳,提高防范意識,防范食用有毒動植物引起食物中毒事件的發生。通過在本地主流媒體發布毒蘑菇、河豚魚等食品安全知識,在食品安全主題公園、知識長廊和鄉鎮、村組、入山口以及農村集市、農貿市場等地重點區域張貼宣傳海報,利用LED屏播放預防食用毒蘑菇、河豚魚中毒科普視頻,進村為村民群眾講解食用野生毒蘑菇、河豚魚的嚴重后果和中毒時的相關急救措施等,告誡群眾拒絕采集、購買、食用野生毒蘑菇及河豚魚,向群眾普及食品安全知識,提高群眾對有毒動植物的辨識能力和自我防范意識,自覺做到不采摘、不買賣、不加工、不食用未經批準生產(加工)的野生菌菇、河豚魚及其產品。
二是因地制宜、突出重點,結合食品安全“兩個責任”包保督導,深入對農貿市場、商超和餐飲單位等重點場所,督促經營者嚴格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落實原材料進貨查驗、索票索證等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嚴格把好原料進貨關,做好原料進貨登記臺賬,嚴防非法采購、加工、銷售野生蘑菇和野生河豚魚等有毒野生動植物的安全隱患。
三是主動作為,部門聯動,發揮基層力量加強食品安全風險防控工作。結合中高考食品安全保障等工作,有針對性地加強對農貿市場、學校食堂、餐飲服務單位等重點場所日常巡查監管力度,督促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嚴格落實食品安全責任制,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野生蘑菇等野生有毒植物流入市場、端上餐桌。同時,加強學校、單位、建筑工地等集體食堂的菜譜指導和檢查力度,嚴禁重點場所加工食用野生蘑菇、發芽土豆、四季豆等高風險食物,嚴格防控食品安全事故發生。
下一步,該市將繼續通過開展食品安全主題活動,加強野生蘑菇及其他有毒有害食品安全隱患排查,督促食品生產經營主體和消費者不使用來歷不明的蘑菇或食用河豚魚等有毒有害食品,鼓勵群眾積極參與食品安全監督,提高對食品安全的關注度和自我保護意識,營造人人關心、人人參與的食品安全共建共治共享良好社會氛圍,共同守護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江門市政府門戶網站

粵公網安備 44070302000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