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上午,江門市在深圳國際仲裁院江門中心召開全市涉外法治建設工作會議,貫徹落實省委“1310”具體部署和全省涉外法治建設工作會議要求,緊緊圍繞市委“1+6+3”工作安排,深入實施“僑都賦能”“港澳融合”工程,謀劃開創江門涉外法治建設新局面,以高質量法治賦能高質量發展。市政府副秘書長陳軍凱出席會議并致辭。

陳軍凱指出,江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涉外法治工作,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深入領會和把握習近平法治思想中堅持統籌國內法治和涉外法治的要義,全面貫徹落實省委“1310”具體部署和全省涉外法治建設工作會議精神,高度重視涉外法治工作,各相關部門圍繞貫徹落實省委“1310”具體部署和市委“1+6+3”工作安排,以涉僑法律服務為切入口,通過實施公共法律服務供給側改革,搭建線上線下融合的涉外涉僑工作體系、強化涉僑權益保護地方立法、探索現代版海外版楓橋經驗、創新推出“法+僑”“檢+僑”“司+僑”等涉僑服務模式,深入推進“港澳融合”“僑都賦能”工程,全面提升涉外法治保障和服務水平。

市司法局黨組書記、局長芶曉彤在會上介紹了江門市涉外法治工作情況。她指出,近年來,市司法局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涉外法治和發展涉外法律服務業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推進“僑都賦能”工程,用心用情做好新時代“僑”的文章,完善涉外法治工作布局,全面提升涉外法治保障和服務水平,推動涉外法治建設工作取得良好成效。一是在機制保障方面推出新舉措。將涉外涉僑法治工作納入法治江門建設總體布局,在江門法治建設“一規劃兩綱要”部署加強涉外法治工作,進一步健全涉外法律服務業體制機制,拓展涉外法律服務領域,提升涉外法律服務質量。二是在平臺搭建方面取得新成效。高起點建成江門市華僑華人離岸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實現涉僑公共法律服務一門辦理。高標準建成深圳國際仲裁院江門中心,打造珠江口西岸商事爭議解決服務優選地和國際商事仲裁服務新高地,持續優化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三是在服務供給方面拿出新實招。聯合市中級人民法院、市人民檢察院與深圳市藍海法律查明和商事調解中心簽約共建域外法律查明服務平臺,成功推動江門市五邑公證處、臺山市公證處入選司法部、外交部海外遠程視頻公證試點公證機構名單。科技賦能涉僑公共法律服務,構筑起“云端”法律服務網絡。建立完善涉僑多元糾紛化解體制機制,全市建立63個涉僑糾紛人民調解工作室。四是在人才培養方面實現新進展。加快研究制定《江門市加強新時代法治人才培養工作措施》,建立健全涉外法治人才培養體系。指導市律師協會成立涉外法律服務專業委員會和涉華僑華人法律服務專業委員會,加強對全市涉外法律服務人才資源統籌和培育。開展形式多樣的涉外法律培訓。

市中級人民法院、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律師協會、深圳國際仲裁院江門中心、江海區司法局、市公證協會相關負責人和粵港澳大灣區律師江雪梅等在大會上暢談各自領域涉外法治建設工作取得的成果。會上發布了江門市華僑華人離岸公共法律服務專家顧問團隊名單并頒發證書。該顧問團隊由市司法局聯合市中級人民法院、深圳國際仲裁院江門中心等多部門組建,整合全市各單位優秀資源,匯聚各領域法律人才,以提升我市涉僑法律服務的精準度、滿意度和首選度。

會議強調,要進一步完善制度機制,提高涉外法治保障水平;要統籌推進各領域創新發展,打造江門特色涉外法律服務品牌;要加強涉外法律服務隊伍和涉外法律服務機構建設,打造高素質的涉外法律服務人才隊伍,構建多元法律服務體系;要充分發揮僑都優勢,借鑒先進地區發展經驗和優秀做法,以“僑”為“橋”推進江門高水平對外開放;要探索規則銜接,做好政策保障,不斷提升涉外法律服務供給能力。為推動全面構建開放型經濟發展新格局,努力實現江門在高質量發展新征程中走在全省前列提供堅實法治保障,以高水平法治彰顯“中國之治”制度優勢的僑都實踐。
探討交流,共商涉外法治建設良策
下午,深圳國際仲裁院江門中心舉行灣區西岸青年律師與國際商事仲裁專題論壇。本次論壇邀請了深圳國際仲裁院的4名仲裁員,與粵港澳大灣區江門、珠海、佛山、中山、肇慶五市青年律師深入探討交流,共商涉外法治建設良策,共謀高質量發展新篇。
論壇現場氣氛活躍,主講人從仲裁員、律所合伙人、企業法務等不同視角,和青年律師分享自己的從業心得,傳授業務技巧,現場還進行了互動問答,參加論壇的青年律師紛紛表示“干貨”滿滿。

市司法局黨組書記、局長芶曉彤表示,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在高水平法治護航下,2022年江門地區生產總值3773.41億元,增長3.3%、排全省第2,為建市以來最高排位,營商環境綜合評價全省排第6。今年1-7月,江門全市實際吸收外資金額增長43.9%,增速全省第4。不斷優化的法治化營商環境,持續提振廣大企業信心,市場活力不斷增強,市場主體連續兩年逆勢快速增長,總量突破73萬戶。廣東開展國際仲裁工作具有獨特的先發優勢和區位優勢。青年律師作為新鮮血液的注入無疑會推動商事仲裁制度進一步發展完善。青年律師更應該積極參與到涉外法治建設工作中去,積極適應全方位對外開放的需要,主動作為,高效服務,不斷創新推動涉外法律服務全方位、跨越式、高質量發展。
本次論壇為青年律師打開了深入了解國際商事仲裁,強化溝通交流合作的窗口。未來市司法局將和深圳國際仲裁院江門中心共同努力把論壇打造成為灣區青年律師交流學習思想碰撞的平臺,讓灣區青年律師依托該平臺發揮各自專業所長,取長補短,優勢互補,促進粵港澳法律服務規則機制更加協同。
人才是涉外法治工作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今年,涉外法治人才首次納入省“十四五”人才發展規劃。為推動律師等專業人才更好地服務我市對外經濟社會發展,我市組建了“華僑華人離岸公共法律服務專家顧問團”“涉外律師人才庫”、建立“僑才通”人才服務體系等。其中,江門市律師協會還制定了涉外法律人才培養的有關計劃,加大涉外法律服務人才培養引進和推薦力度,整合江港澳三地優秀涉外法律服務人才資源,完善涉外律師人才庫建設,健全涉外律師人才推薦機制。通過"請進來""送出去"等方式,逐步建立"專業+外語"的立體化涉外律師人才培養機制,分層分類開展系列涉外律師培訓。并積極吸收港澳律師在江執業,用3至5年時間打造一支高素質的涉外律師人才隊伍。
江門市政府門戶網站

粵公網安備 44070302000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