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立法基層聯系點是基層群眾和社會組織直接參與政府立法活動的重要載體,是民情民智的“聚集地”、反映社情民意的“直通車”、法治宣傳的“揚聲器”。省、市政府立法基層聯系點自設立以來,在江門市司法局的指導下,結合自身特點和優勢,積極參與到政府立法的全過程、各環節,工作成效顯著,質效不斷提升,充分演繹了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江門生動實踐。
聚民智,科學立項
科學立項是提高立法質量的前提和基礎。近年來,市司法局一直致力于提升立項的科學性。作為聯系點之一的江門市律師協會,發揮自身的法律專業性和廣泛聯系性,協助市司法局開展年度立法建議項目的征集和評估工作,組織律師隊伍通過文獻搜集、“立法建議金點子”活動、座談走訪等方式開展立項調研,收集立法建議項目,并協助市司法局召開立法建議項目專家論證會。今年3月,市政府立法基層聯系點更是協助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江?;鶎勇撓迭c征集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需求及立法工作意見建議,提出35條意見建議,為國家立法建言獻策。

察民情,深入調研
調查研究是實現科學立法、民主立法的一項最基礎的工作。省、市政府立法基層聯系點江門外商投資企業協會充分發揮自身的行業協會優勢,協助省司法廳調研組在江門市開展《廣東省政務服務數字化條例(送審稿)》立法調研工作,組織相關企業代表參與立法調研座談會(企業專場),讓企業從知法、守法到直接參與立法,企業代表提出了大量有針對性和代表性的意見建議,得到調研組的充分肯定。

聽民聲,廣納建議
立法意見建議的征集是聯系點的一項重點工作。市司法局充分發揮政府立法基層聯系點覆蓋面廣的優勢,主動加強與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江?;鶎勇撓迭c的聯動對接,依托政府立法基層聯系點,織密立法意見建議收集網,讓更多市民參與國家立法,向國家最高立法機關傳遞僑都聲音。政府立法基層聯系點恩平市牛江鎮人民政府作為農業大鎮,在市司法局指導下,組織職能部門、種糧大戶、糧食倉儲加工企業代表、農業合作社代表、農技人才代表等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糧食安全保障法(草案)》積極建言獻策,提出分區域分品種設定糧食保護價、增加對糧食遭遇天災造成損失的兜底性補償條款等建議。本次立法建議征集活動受到了多方關注,更被主流媒體《人民日報》《農民日報》、全國人大微信公眾號、《中國人大》雜志等報道宣傳。


近年來,政府立法基層聯系點為國家法律征集了419條意見建議,有22條被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吸收采納到已出臺的法律中,這些法律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進步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等。

釋新法,貫徹實施
法律的效力在于實施。為深入推進地理標志的使用與保護,省政府立法基層聯系點江門市新會區新會陳皮行業協會協助廣東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舉辦《廣東省地理標志條例》宣講培訓(新會站)活動。培訓內容結合新會陳皮產業實際和企業發展需求,直擊地理標志工作的堵點、難點、痛點進行授課,對提升行業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發揮了積極作用。
市政府立法基層聯系點江門市建筑業協會聯合江門市律師協會,舉辦政府規章《江門市城鄉建設檔案管理辦法》宣貫培訓班,建設、施工、監理等企業共150余人參加了學習。通過舉辦宣貫培訓班進行釋法,解決了實際操作中的疑難問題,提升了各建設、施工、監理單位的法治意識和責任意識。


重成效,立法后評估
“地名更改后的宣傳力度不足,大家都不太清楚;建議大型社區內部道路也要規范道路名稱,方便大家出行”。居民圍坐在社區會議室,踴躍發言,對我市地名管理提出意見建議。近期,市司法局指導市民政局對政府規章《江門市地名管理辦法》的實施情況開展立法后評估工作。市政府立法基層聯系點蓬江區環市街道辦事處積極發揮其基層性,協助評估小組走訪部分社區了解情況,聽取居民對《江門市地名管理辦法》的意見建議。聯系點之一市律師協會也派律師參與了相關調研工作,共同提升立法評估意見的專業化與科學化水平,及時為居民普法釋法。

常發聲,法治宣傳
讓全社會形成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圍,法治宣傳尤為重要。市政府立法基層聯系點新會區會城街道南園社區居民委員會的“法律講堂”“我為立法獻言”等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南園社區邀請律師為社區居民解讀《江門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重點內容,提供法律咨詢,將法律知識、法治觀念普及到街頭巷尾。社區工作人員走上街頭,向群眾發放宣傳資料,積極與商家、社區居民互動交流,宣講法律與聽取民意齊頭并進。居民群眾“沉浸式”參與立法征詢,踴躍為立法獻言,征集意見板上一片片承載民意的葉子被貼上,代表來自基層一線的鮮活聲音也在源源不斷匯集到立法機關。


下一步,市司法局將結合各聯系點的實際工作情況,加強對聯系點的指導,落實“省市縣+基層聯系點”聯動工作體系,完善聯系點的相關工作細則,形成長效工作機制,打造政府立法基層聯系點建設“江門樣本”。
江門市政府門戶網站

粵公網安備 44070302000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