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法治事件
江門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主任陳岸明參加2024年度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民主生活會時表示,要按照省委“1310”具體部署和市委“1+6+3”工作安排,扎實推動高質量發展,聚焦人民群眾需求,謀深謀細謀實人大各項工作。
要加強地方立法工作,科學編制今年立法計劃,繼續審議江門市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出租屋安全管理、社會治理網格化服務管理等條例,積極推動珠中江環保立法和低空經濟協調發展立法調研。繼續推動江海基層立法聯系點建設,促進江海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建設。
江門市委政法工作會議召開。
會議強調,全市政法機關要以堅持黨的絕對領導為根本,以“八個聚焦”為主線,以全面增強履職能力為支撐,統籌做好防范化解涉政涉穩風險、強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法治護航高質量發展等各項工作,堅決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努力建設更高水平的法治江門平安江門,為江門“奮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新增長極”貢獻政法力量。
江門市委依法治市辦召開工作會議。
會議聽取市縣法治建設規范化項目情況匯報,討論研究2025年依法治市工作要點。會議強調市縣兩級依法治市辦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準確把握新時期法治江門建設的發展方向和工作要求,強化統籌協調職能作用,為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江門實踐提供強有力法治保障。

江門市建設習近平法治思想學習宣傳陣地做法被《民主與法制》周刊刊載宣傳。
《民主與法制》周刊2025年第04期刊載文章《學思踐悟習近平法治思想,打造學習宣傳教育“廣東樣板”》,肯定江門市委依法治市辦與各相關部門合作共建習近平法治思想學習宣傳陣地的做法和成效。
立法領域
全國人大調研組赴江門市開展法治宣傳教育法立法調研。
2月19日至20日,全國人大憲法和法律委員會調研組到江門就《中華人民共和國法治宣傳教育法(草案)》開展立法調研。調研組實地考察江海基層立法聯系點、市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及深圳國際仲裁院江門中心等地,重點調研基層立法、青少年法治教育、公共法律服務等陣地建設及運作情況,并召開座談會聽取基層干部群眾對草案的意見建議。

江門市江海基層立法聯系點調研成果被《求是》雜志刊載肯定。
《求是》雜志2025年第5期刊載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文章《充分發揮基層立法聯系點“直通車”作用》指出,“廣東江海等聯系點專題調研‘外嫁女’權益保障,所形成的調研報告,反映基層有關經驗做法、情況信息、訴求愿望、對策建議,對重點立法問題結合實例‘舉一反三’,為國家相關立法提供了非常有價值的立法素材和有益借鑒”。
執法領域
江門市應急管理局出臺措施規范涉企行政檢查。
從科學制定檢查計劃、實施分級分類執法、優化行政檢查方式、規范涉企檢查行為、推進包容審慎執法等五方面制定措施,通過精準監管、規范執法和柔性服務,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降低企業迎檢負擔,提升安全治理效能,推動涉企檢查科學化、規范化。

江門市啟動依法打擊侵占河庫、非法取水、人為造成水土流失保障水安全“三大專項”執法行動。
將重點打擊侵占河庫、非法取水、人為造成水土流失等違法行為,立案查處一批水事違法案件,全面強化水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與檢察公益訴訟協作,進一步推進江門市河庫、水資源、水土保持等領域常態化執法,切實保障江門水安全。
司法領域

新會區檢察院率先完成DeepSeek“檢察版”本地化部署。
率先在全市檢察系統中完成DeepSeek大語言模型在檢察工作網的本地化部署并開展試運行,通過構建物理隔離智能辦公環境,在滿足檢察工作網絡安全和保密要求的同時將AI能力深度嵌入各項檢察業務流程,將進一步提升辦案質效,助推人工智能與檢察監督深度融合,推動檢察工作高質量發展。
臺山法院配合臺山市紀委監委做好各項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強化以案釋法。
近日,臺山法院聯合臺山市紀委監委開展旁聽庭審活動,組織臺山市農業農村局、臺城街道辦、大江鎮政府等有關單位“三資”管理人員旁聽被告人黃某犯挪用公款罪一案的庭審,充分發揮違紀違法典型案例的警示教育作用,做實做細案件審理的“后半篇”文章。
普法領域

江門市婦聯策劃“三八”普法系列活動,提升婦女群眾依法維權意識。
活動以普法趣味游園會、普法集市、普法講堂等等形式,全方位宣傳普及婦女權益保障法、反家庭暴力法、家庭教育促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法規,以“接地氣、聚人氣”的方式,將法律知識和法律服務送到婦女群眾身邊,進一步增強婦女群眾的法律素養和依法維權能力。

鶴山市法檢機關聯合舉辦“法治護航青春,爭做守法少年”模擬法庭普法活動。
該模擬法庭活動共邀請40多名學生和家長參與,以真實案例為切入,以虛擬表演為載體,拉近青少年“零距離”感受法律的莊嚴公正,了解違法犯罪的法律后果,進一步加強青少年法治教育,弘揚法治精神,引導青少年知法、懂法、守法、用法。
涉外法治領域
江門市開展第二批涉外法律人才庫申報工作。
近日,市律師協會印發《關于開展第二批江門市涉外法律人才庫申報工作的通知》,從申報條件、入庫程序、入庫應用三方面規范涉外法律人才的遴選,推動建設一支高素質涉外律師人才隊伍,積極為江門市對外開放新格局和高質量發展提供優質法律服務。

五邑大學構建“涉外法治+外語+僑務”特色人才培養模式。
先后舉辦“涉外法治+外語+僑務”創新實驗班人才培養改革推進會,組織“知識產權+涉外法治”相關主輔修專業與創新實驗班開班遴選工作,通過構建“三位一體”涉外法治課程體系、推行“涉外法治+外語”輔修專業、實施“工科+涉外法治+知識產權保護”緊缺跨界人才培養等路徑,為“一帶一路”與粵港澳大灣區輸送復合型、應用型涉外法治人才。
江門市政府門戶網站

粵公網安備 44070302000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