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法治事件
省法學會舉辦粵港法學法律界江門調研交流活動
活動由廣東省法學會、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法律部共同發起,通過座談交流、實地考察、專題研討等形式,為兩地法學法律界搭建了深度交流的務實平臺。本次活動聚集江門法治建設創新、涉僑法律事務與仲裁實踐、基層治理與法治文化融合發展等領域,為粵港法律規則銜接機制對接提供實踐樣本。來自香港法律界、中山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五邑大學等高校的法學工作者以及省內部分法律實務屆人士出席活動。
立法領域
省人大常委會調研組到江門開展立法調研并召開座談會
調研組就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深入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進一步吸納民意、匯聚民智,做好《廣東省租賃房屋治安管理規定》《廣東省反走私綜合治理條例》修訂工作開展立法調研,還考察了廣州知識產權法院江門巡回審判法庭、深圳國際仲裁院江門中心。

市政府立法工作會議暨立法業務培訓會召開
會議通報2024年江門市政府立法工作情況,指出當前立法工作面臨的挑戰和問題,由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業務負責同志對今年的立法工作計劃進行詳細解讀并提出具體工作要求,市相關執法部門介紹制定修改地方性法規及政府規章的做法,并邀請省司法廳相關業務負責同志結合地方立法工作的新形勢、新要求作輔導授課。
執法領域

市政府發布2025年度重大行政決策事項目錄
為進一步規范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推進政府科學、民主、依法決策,經廣泛征集、充分論證,《江門港港口章程(修編)》《江門市公共數據授權運營實施方案(試行)》列入市政府2025年度重大行政決策事項目錄。
江門市印發推進全國商業秘密保護創新試點工作實施方案
從建立健全商業秘密保護工作機制、引導企業建立完善內部管理制度、加強商業秘密保護監管執法、提升政府服務保障質量、保障高質量第三方服務供給、服務涉外企業商業秘密保護需求等六方面,系統規劃未來三年商業秘密保護的重點工作任務,明確具體內容、時間節點和責任部門分工,著力探索形成更多可復制推廣的保護模式和實踐經驗。
司法領域

市人民檢察院與市工商聯召開依法保護民營企業合法權益座談交流會
會議結合民營經濟促進法及最高檢部署的違規異地執法和趨利性執法司法專項監督工作,重點分析當前涉企執法司法過程中違規羈押、撤案后未及時解除相關措施等情形,就當前民營企業普遍關切的法治痛點、堵點問題進行了深入溝通與務實研討。
蓬江區人民法院出臺持續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20條工作舉措
圍繞訴訟服務體系、企業合法權益、安全發展環境、誠信履約環境、司法協同機制等五大方面細化20條工作舉措,旨在充分發揮審判職能,全鏈條、精準化激發市場活力,為推動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提供法治保障。

新會區人民法院成立全市首個環境資源巡回審判站
該站在江門中華白海豚保護區揭牌成立,創新探索海洋“藍碳”等替代性修復方式的運行機制,多維度發揮海洋環境資源審判職能,最大限度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全面筑牢生態安全屏障,是落實全市法院環境資源“三合一”審理模式的具體實踐。
普法領域
新會區司法局開展“法治益企行”法律服務進園區活動
聚焦企業在產業升級、合規經營及知識產權保護面臨的法律困惑與迫切需求,通過法律資源平臺精準對接需求、邀請律師專業解讀新法要點以及戶外普法答疑等形式,為園區企業職工提供高效、便捷“面對面”法律服務,進一步提升法治服務的可及性和滿意度。

恩平市社矯啟航基地與調解驛站雙揭牌
緊扣“中國航空之父”馮如文化內核,通過打造“馮如文化+社區矯正”模式,為社區矯正對象提供本土化教育引導。創新打造“僑旅調解驛站”與“僑緣調解室”雙載體,聚焦僑胞僑眷及本地群眾的矛盾糾紛化解,構建“一平臺受理、一站式解決”閉環機制。
涉外法治領域
江門市開出首張涉港商事仲裁案件調查令
近日,市中級人民法院應深圳國際仲裁院江門中心申請,開具了全省首張涉港商事仲裁案件調查令,用于調取權屬登記情況以查明相關案情,通過強化審判機關與仲裁機構合作,進一步助力構建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增強商事主體對江門法治化營商環境的信心。

江門市舉辦“法護營商 律企同行”涉外法律服務活動
圍繞跨境電商海外倉出口政策、出口管制海關政策、企業出海合規性及知識產權保護等企業關注的重難點問題,邀請海關相關業務負責人、涉外律師代表等進行主題分享,并現場解答企業代表的具體法律難題,積極搭建涉外法律服務與企業供給對接平臺,及時幫助企業了解掌握國際經貿規則,有效提升境外合規經營和風險防控能力。
江門市政府門戶網站

粵公網安備 44070302000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