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剛才已經通過中國駐新加坡使館劉領事,核實你的身份了……”
2022年7月21日,司法部、外交部首批海外遠程視頻試點公證機構——江門市五邑公證處,首次與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視頻連線。僅用半小時,就為旅居新加坡的梁女士成功辦理海外遠程視頻公證。

(圖為:江門市五邑公證處辦理第一宗海外遠程視頻公證現場)
“在這里,我感謝江門市委、市政府,能夠為我們提供視頻公證服務。”梁女士點贊道。
“作為駐新加坡使館海外遠程視頻公證從無到有的親歷者,我深切體會到,遠程視頻公證給海外中國公民帶來的便利。”中國駐新加坡使館領僑處工作人員由衷感嘆。
2025年3月19日,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李家超與江門市委書記陳岸明會面,深化對話港邑合作及推動大灣區發展。2025年4月28日,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岑浩輝抵江門市開展訪問考察……
這是江門市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大力實施“港澳融合”“僑都賦能”工程,以“中國僑都”高水平涉外法治彰顯“中國之治”的生動寫照。
法治筑基
打造灣區爭議解決新高地
江門,素有“江門五邑”之稱,位于珠江三角洲西岸,下轄四市三區,常住人口482萬,瀕臨南海,毗鄰港澳。530多萬江門籍華僑華人和港澳臺僑胞,分布在世界145個國家和地區。
這是一塊中西文明交匯的沃土,享有“中國僑都”之譽,廣東省第一處世界文化遺產開平碉樓與村落誕生于此。
這是海上絲路的起航節點,西風東漸的登陸驛站。
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節點城市的江門,正以加快推進涉外法治體系和能力建設的創新實踐——擁抱世界。
大時代、大變局,呼喚大智慧、大格局。
2023年1月,深圳國際仲裁院江門中心正式啟用,全國首創“分支機構+獨立機構一體化運作”新模式。2023年11月,國際“證券、金融、商事調解”三大爭議解決專業平臺揭牌,首創“華僑調解+國際仲裁+司法確認”新模式。

(圖為:華僑華人代表參觀考察深圳國際仲裁院江門中心)
其中,華僑華人國際商事調解中心特邀國際仲裁員、粵港澳大灣區執業律師等優秀法律專業人士擔任商事調解員。調解結果在包括中國在內的172個《紐約公約》成員國具有強制執行的法律效力。
2024年10月,深圳國際仲裁院江門中心辦理的一宗涉外案件獲全國地市首例人民法院開具協助仲裁調查令。2025年6月,江門市中級人民法院應深圳國際仲裁院江門中心申請,開出全省首份涉港商事仲裁案件調查令。
2025年7月17日,深圳國際仲裁院海事仲裁中心江門咨詢聯絡處正式揭牌,標志著深國仲江門中心繼2023年設立商事、金融、證券三大專業平臺后,再次拓展新服務領域。
“目前,已有129個國家和地區的仲裁員在冊,可以更好地為全球華僑華人,提供高質量的國際仲裁法律服務。”深圳國際仲裁院江門中心副秘書長李一鳴表示。
“如今,‘證券、金融、商事’三大爭議解決專業平臺在江門聯動,企業家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國際級的法律服務。”廣東省涉外律師先鋒人才庫成員、江門市首位粵港澳大灣區執業律師江雪梅介紹說。
截至目前,深圳國際仲裁院江門中心累計至今共辦理商事仲裁案件1590宗,標的金額達115.80億元,其中涉外涉港澳案件 43 宗,案件類型覆蓋銀行金融、知識產權、海事等,當事人覆蓋14個國家和地區,努力打造華僑華人國際仲裁法律服務的首選地和粵港澳大灣區西部國際商事、證券、金融、海事仲裁基地。
科技賦能
構建全域法律服務網絡
“大家好!我是五邑AI公證人‘邑邑’,非常高興為大家服務!”
2024年11月,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開幕后的第6天,全國首個“AI公證人”,在江門市五邑公證處正式啟動。
五邑AI公證人率先接入DeepSeek-V3及R1,并自主開發公證大語言模型,實現海內外響應“全覆蓋、全天候”,“零距離、零時差”。
把握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大勢,把創新作為第一動力。

(圖為:全國首個“AI公證人”在江門市五邑公證處啟動)
江門市依托華僑華人離岸公共法律服務中心,打造線上平臺“江門智慧司法”小程序,集公證、調解、法律援助等八大類涉僑法律服務于一體。
開設涉外法律服務專區,提供覆蓋104個國家和地區的涉外法律咨詢服務; 累計辦理法律咨詢5076宗,法律援助1504件,公證19080件,其中涉外公證10627件。
推出江門涉外法律服務地圖,提供6類涉外法律事項線上申辦和10個類別國外171個法律服務點導航指引,累計線上處理各類法律咨詢需求6.05萬條。
天涯咫尺,華僑華人雖遠在國外,但心卻和“中國僑都”緊緊相連……
制度創新
書寫中國僑都法治故事
2022年4月1日,江門市新會區人民檢察院·涉僑不可移動文物保護行政公益訴訟案公開聽證會(跨國云聽證)線上舉行。
“雖然身在異地,但是心系故里。本人感到非常榮幸,參與今次涉僑文物保護公益訴訟聽證會。”江門新會籍愛國僑領、美國舊金山岡州總會館滿任主席蔣康榮十分感慨。
數百年來,一代代江門籍港澳臺同胞和海外僑胞,熱心公益、造福桑梓。
江門市新會區梅閣碼頭建于1929年,由廣大海內外鄉賢捐資興建,是當地村民出入和海外僑民往返的交通樞紐。
如何修繕和保護這些歷史文化遺產?江門市通過跨國“云聽證”,創建線上辦案通道,向世界講述“檢察公益訴訟”的“僑都故事”。

(圖為:新會區人民檢察院·涉僑不可移動文物保護行政公益訴訟案公開聽證會舉行)
2024年6月,江門市新會區人民檢察院督促保護涉僑文物行政公益訴訟案,入選最高人民檢察院“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檢察公益訴訟典型案例”。
近年來,江門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涉外法治建設的重要論述精神,以“僑”為“橋”,堅持統籌推進國內法治和涉外法治,縱深推進涉外法治建設。
在開平赤坎華僑古鎮文旅項目開發中,江門依法處置涉僑房屋超2400戶,為1.6萬僑胞僑眷提供“保姆式”公證服務,以“公證+執行”模式護航文旅產業發展。
江門以制度創新的舉措,向海內外傳播“全過程人民民主”聲音,向世界展示法治中國的“僑都形象”。
出臺全國首部專題促進華僑華人文化交流合作地方性法規——《江門市華僑華人文化交流合作促進條例》,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2020年7月,廣東省首個“國字號”基層立法聯系點——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基層江海立法聯系點落戶江海。
從廣東省首個“國字號”基層立法聯系點落戶江門,到構建政府立法基層聯系點聯動機制;上承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下接基層群眾和海內外華僑華人,讓民意和法治建設,搭上“國家、省、市”三級立法“直通車”。
2025年4月,《江門構建“1+7+N”機制深化政府立法基層聯系點建設,高質量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項目獲評第七屆法治政府獎提名獎。
截至目前,江海基層立法聯系點和江門市18個政府立法基層聯系點,參與法律法規規章草案意見征集139 部,其中440條立法意見被已出臺的112部國家法律法規規章采納。
2025年6月27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新修訂的治安管理處罰法和反不正當競爭法,江門市共有46條意見被吸收采納。
江門市政府立法聯系點——江門外商投資企業協會理事戴維頤表示,政府立法聯系點的建設,讓他們可以很輕松地把港澳同胞的想法、一些意見反饋過去。
“積極有效地反映外資企業的心聲,也增強了我們的歸屬感和責任感。”江門外商投資企業協會執行會長周光耀表示。
2025年6月18日,江門市第五位粵港澳大灣區律師執業頒證儀式暨 “法護營商 律企同行”涉外法律服務江海專場活動順利舉行。
當 35 名涉外律師人才庫精英與大灣區執業律師攜手;
當五邑大學與暨南大學僑務與法治研究中心合作共建;
當第三屆江門仲裁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啟動深圳江門國際仲裁合作……
從灣區西岸到世界145個國家和地區,從國際仲裁高地到AI公證和離岸服務,江門以法治建設的實踐,展示“中國之治”的“僑都智慧”。
“我們的業務主要涉及國際運輸和貿易。深圳國際仲裁院裁決的權威性,以及當地法院和司法機關對深圳國際仲裁院江門中心裁決的支持認可,都讓我們很安心。”俄羅斯當事人奧爾加瓦表示。
2023年5月17日,2023華僑華人粵港澳大灣區大會在江門成功舉辦。江門市長吳曉暉向全球華僑華人發出邀請:“中國僑都·灣區江門——期待與君同行,共建中國式現代化的美好新家園。”
2023年度,江門市躋身全國“優化營商環境進步最明顯的5個地級市”。2024年,全市引進產業項目計劃投資超2000億元。連續3年,在粵港澳大灣區全球招商大會保持良好招商態勢。
“江門創新構建的‘僑鄉資源+涉外法治’生態閉環,不僅成為華僑權益保護的示范區,更是中國制度型開放的微觀樣本。”全國律協涉外律師領軍人才、江門市律師協會涉外委主任曾莉表示。
2025年3月26日,江門市舉辦IA涉外法務成果暨海事仲裁主題分享會,江門市調解協會與澳門國際葡語市場企業家商會簽約,加快完善葡語國家、東盟、太平洋島國等重點地區涉外法律服務布局。
匯聚高質量涉外法律服務,護航僑鄉高水平對外開放。
在這里,法治不僅是營商環境的基石,更是中華文明與世界對話的語言。
在這里,我們一起“僑見”法治,“僑見”世界,“僑見”未來!
江門市政府門戶網站

粵公網安備 44070302000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