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中央依法治國辦對第三批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地區和項目名單進行公示,江門市《匯聚僑力量,圓夢大灣區,以高水平法治彰顯“中國之治”》入選示范項目名單,這是我市項目第二次入選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項目名單。
江門是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節點城市、中國著名僑鄉,是海外華僑華人觀察廣東乃至中國的重要窗口。江門市統籌推進國內法治和涉外法治,加快涉外法律服務工作布局,推出“法+僑”“檢+僑”“司+僑”服務模式,善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匯僑意、系僑情、守僑根,以建設深圳國際仲裁院江門中心、華僑華人離岸公共法律服務中心以及海外遠程視頻公證試點等創新舉措,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
聚焦灣區所向
全國首創區域仲裁合作模式
錨定粵港澳大灣區“一點兩地”全新定位,攜手深圳共建深圳國際仲裁院江門中心,增設 5 個縣(區)基層仲裁聯絡站,打造珠江口西岸商事爭議解決服務優選地和國際商事仲裁服務新高地。建成了證券、金融、商事調解三大爭議解決平臺。首創“華僑調解+國際仲裁+司法確認”模式,累計調處化解商事爭議糾紛508宗。打造華人華僑國際商事調解中心項目入選廣東省首批優化營商環境“揭榜掛帥”創新項目。探索開展海事仲裁服務,建立深國仲海事仲裁中心江門咨詢聯絡處,助力江門建設現代化海洋牧場。中心成立以來,累計辦理案件總計1659宗,涉及案件標的總額約122.3億元,其中涉外、涉港澳案件54宗,一宗涉外案件獲全國首份地級市法院開具協助仲裁調查令,一宗案件開具了全省首張涉港商事仲裁案件調查令,高質量解決涉外案件當事人取證難的問題。
聚焦江門所長
加快涉外法律服務工作布局
構建全業務、全時空、全方位四級涉僑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成面積達3100平方米的市華僑華人離岸公共法律服務中心(江門市公共法律服務中心),集公證、調解、法律援助等八大類涉僑法律服務功能于一體,開辟涉外法律服務專區,提供覆蓋104個國家和地區的涉外法律咨詢服務,累計辦理法律咨詢5258宗,法律援助1563件,公證20125件,其中涉外公證11077件。2024年,市公法中心榮獲司法部授予“全國公共法律服務工作先進集體”稱號。創新“公證+執行”模式,全力護航涉僑房屋征收量較大的開平赤坎華僑古鎮項目,依法處置涉僑房屋超2400戶。針對葡語國家、東盟、太平洋島國等重點地區,完善涉外法律服務布局,市調解協會與澳門國際葡語市場企業家商會簽署合作框架協議。深入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律師執業試點工作,成功引進5名粵港澳大灣區律師。創新“技術+法律”涉外法治人才培養方式,更好服務江門“引進來”“走出去”。
聚焦科技賦能
打造優質法治惠僑品牌
推動江門五邑公證處以“五邑AI公證人”率先接入DeepSeek-V3、R1開源模型,融合大數據、區塊鏈與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實現海內外“零時差”響應。成功推動五邑公證處、臺山市公證處入選司法部、外交部海外遠程視頻公證試點機構名單,累計完成23宗海外遠程視頻公證辦理。開發“江門智慧司法”微信小程序,實現與邑僑通涉僑法律服務平臺、深國仲江門中心線上平臺對接。上線“江門涉外法律服務地圖”小程序,提供6類涉外法律事項線上申辦,提供10個類別國外171個法律服務點的導航指引等,累計線上處理各類法律咨詢需求63941條。
聚焦良法善治
形成涉僑立法“江門經驗”
依托廣東首個“國字號”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江海基層立法聯系點,全省率先構建政府立法基層聯系“1+7+N”聯動工作機制,工作做法獲第七屆中國“法治政府獎”提名獎。自設立18個市政府立法基層聯系點以來,組織聯系點參與法律法規規章草案意見征集114部,提出意見建議1033條,其中對34部國家法律草案提出法律意見743條,有78條法律意見被吸收采納。推動出臺全國首部促進華僑華人文化交流合作地方性法規,引導僑胞講好中國法治故事、向世界傳播中國民主聲音。
江門市政府門戶網站

粵公網安備 44070302000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