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上午,江門市個人養老金政策宣講活動在江海區高新創智城舉行。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黨組書記、局長文麗同志出席,市社保局、各縣(市、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社保局主要領導、市府辦、稅務局、金融監管局相關領導、金融機構和機關、企事業單位代表等120人參加活動。
市人社局黨組成員、市社保局局長蔣茜同志在活動傳達了中央、省推進個人養老金工作精神并介紹了個人養老金相關政策,工商銀行、泰康保險分別作了發言。
文麗同志在活動中致辭,她指出個人養老金政策宣傳活動是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關于加快發展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推行個人養老金制度的戰略部署。她要求全市各級人社、社保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提前謀劃,形成共促共建工作合力,廣泛開展組合式、立體化的政策宣傳,以點帶面,調動金融機構工作主動性和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參保積極性,確保我市個人養老金順利啟動全域實施。
個人養老金制度是我國社會保障體系建設頂層設計中的一個重要制度安排,是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利于進一步提高退休后的生活水平,讓老年生活更有保障、更有質量。
目前廣東省內只有廣州、深圳作為試點城市開展實施個人養老金制度,雖然我市暫未納入試點城市,但已有16家有資質的商業銀行開通預約開立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業務,自我省先行實施個人養老金制度以來,全市預約開通個人養老金賬戶已達13萬人次,有意向參加個人養老金的市民可以到商業銀行預約開戶。
下一步,全市各級人社、社保部門將連同金融機構,為即將在全省全面推廣個人養老金制度,做好宣傳推廣、政策知曉和預約準備工作,引導廣大人民群眾開戶參與并實繳、長繳、多繳,不斷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個人養老金小知識:
個人養老金作為新生事物,社會公眾對其比較陌生,個人養老金雖然復雜,其核心內容可以概括為“一二三四”,即符合一個條件、開立兩個賬戶、關注三個階段、選擇四類產品。
符合一個條件。參加個人養老金條件只有一個,即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只要是在中國境內參加了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或者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勞動者,均可參加個人養老金。
開立兩個賬戶。我國的個人養老金實行個人賬戶制度,因此參加個人養老金應當開立個人賬戶,即“個人養老金賬戶”和“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前者由參加人在全國統一的個人養老金信息平臺上開立,屬于“信息賬戶”,用于登記和管理個人身份信息,是參加人參加個人養老金、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的基礎;后者由參加人選擇一家商業銀行開立或指定,屬于“資金賬戶”,與前述“信息賬戶”綁定,為參加人提供個人養老金的資金繳存、產品投資、養老金支付、稅款支付等資金收支服務。
關注三個階段。個人養老金的生命周期由三個階段構成:一是繳費階段,二是投資階段,三是領取階段。在繳費階段,目前個人養老金繳費上限是每人每年12000元;在投資階段,參加人在符合規定的范圍內自主決定個人養老金的投資計劃,包括具體的投資產品、投資金額等;在領取階段,參加人達到領取基本養老金年齡等條件后,可以按月、分次或者一次性領取個人養老金。這三個階段的稅收安排采取免稅、免稅、征稅(EET)的方式,具體而言,繳費可從稅前所得扣除,投資收益暫不征收個人所得稅,領取時個人養老金單獨按照3%的稅率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選擇四類產品。個人養老金可投資產品具體包括四類:一是個人養老儲蓄,二是個人養老金理財產品,三是個人養老金保險產品,四是個人養老金公募基金產品。不論哪類產品,個人養老金產品均應具備“運作安全、成熟穩定、標的規范、側重長期保值”等基本特征,并實行“機構+產品”的“白名單”制度,即符合條件的金融機構和個人養老金產品的名單由銀保監會、證監會等相關金融監管部門確定并公開發布,個人養老金參加人可在“白名單”范圍內自主選擇投資,享受相關收益,并承擔相應風險。


江門市政府門戶網站

粵公網安備 44070302000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