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審計局黨總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對審計工作提出的“如臂使指、如影隨形、如雷貫耳”重要要求,立足經濟監督定位,用思想教育“聚魂”,隊伍管理“聚神”,圍繞中心“聚力”,深入推進“四強”黨支部建設,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推動審計提質增效,服務江門高質量發展。
一、思想教育“聚魂”,錘煉絕對忠誠政治品格
牢牢把握“審計機關首先是政治機關”的定位,依托“三會一課”、主題黨日活動等載體,主動走出去,與市直單位、各縣(市、區)審計局聯學共建;創新“黨建+審計組”組織模式,針對外出審計是常態的特點,在審計項目組中成立黨員學習小組,就近就便開展黨性教育,把思想教育延伸至審計一線。聚焦經濟監督職責定位,做到三個“堅持”:一是堅持和加強黨對審計工作的領導,緊緊圍繞黨委、政府中心工作,加強對公共資金、國有資產、國有資源管理使用情況以及黨政領導干部經濟責任的審計監督,做到為黨審、為民計。二是堅持客觀公正、實事求是開展審計,審計工作做到既有力度又有溫度,努力實現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相統一。三是堅持揭示問題與推動解決問題一體推進,以切實可行的審計建議推動標本兼治,同時,建立健全整改工作格局,推動審計發現問題整改落實,努力做到“治已病、防未病”。
二、隊伍管理“聚神”,鍛造經濟監督“特種部隊”
突出“技高一籌”。以培訓強能力,堅持科室“每月一學”、“科長上講臺”、審計實務導師制、“以干代訓”等機制,多管齊下強化審計人員“能查能說能寫”能力。以實戰壯筋骨,選取重點項目,支部書記帶頭,組建黨員攻堅隊,對照審計署優秀審計項目標準,打造獲評省級以上榮譽的審計精品。相關做法編寫的案例獲2023年度全市機關創新工作擂臺賽“優勝獎”。強化“紀嚴一等”。 作為監督部門,“打鐵必須自身硬”。建立審計組廉政監督員、審計現場管理、審計項目質量檢查等機制,落實審前談話、審中檢查、審后回訪,實現審計組內部監督與外部監督的有機結合。常態化開展廉政教育,用身邊人、身邊事時時警示、事事提醒。用好正向激勵。完善考核機制,把黨建與業務指標有機融合,積極選樹先進典型,提振審計人員爭先進位的精氣神,推動各類工作取得新突破,獲省級以上榮譽創新高:2個項目獲全國審計機關優秀審計項目,2個項目獲全省審計機關優秀審計項目,1個項目獲全省審計高質量發展優秀示范項目,2個集體獲評全省審計機關先進集體,3名黨員獲評全省審計機關先進工作者,1名黨員獲“最美廣東審計青年”。
三、圍繞中心“聚力”,提升審計監督保障質效
堅持以黨建促業務,以業務強黨建,推動各黨支部緊扣黨委、政府中心工作,真抓實干、開拓創新,結合業務特色打造“一支部一品牌”,共同推動形成亮點紛呈、百花齊放的生動局面,審計工作得到市委市政府和省審計廳的高度肯定。
發揮“崗哨”預警作用。首次以異地交叉形式對3個縣(市、區)的財政管理情況進行審計,全面摸清縣級財政狀況,針對發現的問題提出針對性意見,防范化解風險。編制江門市領導干部履行經濟責任風險提示清單,對風險事項進行提示,為領導干部履職行權劃出“紅線”,實現從事后監督向事前防控積極轉變。
守好財政“錢袋子”。加強政府投資工程審計,強化對工程造價、計量支付、質量安全等關鍵環節的監督,重點揭示工程概預算高估冒算、偷工減料、安全隱患等問題,提升項目管理水平,提高政府投資項目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推動反腐治亂。堅持敢審敢嚴,積極向紀檢監察、有關主管部門移送違紀違法問題線索。加強紀巡審“三類監督”貫通,實現優勢互補效應疊加。聯動工作成效突出,市審計局受邀在粵港澳大灣區審計高質量發展峰會、全省審計機關審計大講堂等多個重要場合上進行典型發言,創新經驗做法在全省審計系統推廣。
推動審計成果轉化。壓實責任抓緊抓實審計整改“下半篇”文章,持續跟蹤整改落實不到位的問題。加強揭示影響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苗頭性、傾向性、普遍性問題,及時將審計語言轉化為黨委、政府管理語言,報送高質量審計專報、綜合報告,獲市領導批示數量大幅度增加,推動相關部門單位針對共性問題、突出問題舉一反三、由點帶面、防范風險。
江門市政府門戶網站

粵公網安備 44070302000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