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門市水利局印發了《江門市水資源配置專項規劃(2022-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從江門全域一張圖、一張網的角度,謀劃江門市“互聯互通、系統完備、集約高效、安全可靠”的水資源配置網絡,全面提升江門市水資源統籌調配能力、供水保障能力。
《規劃》實施的年限為2022-2035年,共分近、中、遠三個時期,近期為2022-2025年、中期為2026-2030年、遠期為2031-2035年。
《規劃》提出構建以自然水系為“綱”、以跨區域輸配水管線工程為“目”、以重點水源工程為“結”的“三帶一核、五縱聯調、東西互濟、全域一體”的江門市水資源配置總體格局。根據“節水優先、生態優先、優水優用、多源互補、區域同網、常備兼顧”的布局原則,規劃提出了節水工程、水源工程、管網工程、凈水工程、生態工程等5個方面的任務和措施。
其中,節水工程包括農業節水、工業節水、生活節水、城鎮公共節水等;水源工程包括水庫工程及非常規水利用工程,規劃擴建那咀水庫、大坑水庫,新建甜水水庫、大馬河水庫、竹灣水庫;管網工程包括水資源配置工程網和供水管網連通工程,水資源配置工程網為原水輸水管網工程,包括西江—鑫源水廠輸配水管線工程、鎮海水庫至雙合鎮宅梧鎮水廠輸配水管線工程(二期)等,供水管網連通工程為凈水輸水管網工程,主要目的是提高區域供水互聯互通,實現多水源供水保障;凈水工程則根據需水預測及水資源配置成果,結合各行政區已有供水規劃,對現狀自來水廠進行整合及擴建;生態工程即對江門市境內集雨面積100平方公里以上且具備較好生態流量調度條件的12條河流進行生態流量管控。
《規劃》指出,力爭到2025年,全市用水總量控制在26.74億立方米,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達到0.55以上,城鎮供水管網漏損率控制在9%以內,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提高到70%以上;到2035年,全市用水總量控制在27.32億立方米,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達到0.59以上,城鎮供水管網漏損率控制在8%以內,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提高到90%以上,水資源配置保障能力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江門市政府門戶網站

粵公網安備 44070302000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