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國務院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 應急管理部對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進行表彰,其中江門市水利局防御調度科四級主任科員李遠雄獲得了先進個人的表彰。廣東省水利系統有2名同志獲得先進個人,李遠雄同志就是其中一名。
謀定后動
層層壓實風險普查責任
該同志始終保持永在路上的“趕考心態”,不斷提升個人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努力做到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結合自身負責工作,第一時間領會開展水旱災害風險普查的重要意義,對如何摸清全市水旱災害風險底數、掌握水利工程防洪抗旱能力、防范化解水旱災害風險、謀劃水利行業長遠發展勾勒整體工作思路。先后協調局領導組織召開專題會議10余次,編制印發《江門市水旱災害風險普查實施方案》,明確普查工作內容、進度計劃、目標要求和各級各部門責任,為普查工作開展提供基本遵循。
針對全市風險普查任務點多面廣、調查難度大、技術要求高的實際情況,該同志虛心請教、主動聯系專業性強、好評度高的技術支撐單位開展技術指導和業務培訓,累計在全市范圍組織開展視頻培訓8次和現場培訓20余次,培訓人員700余人次,切實提升各級水利系統普查工作的組織實施和普查人員的業務能力。
科學安排
有序推動風險普查工作
該同志認真學習與風險普查工作相關的文件精神、先進經驗等,注重學懂弄通工作要求,從“抓經費落實、抓普查進度、抓成果質量、抓人員安全”四方面著手,高標準推進水旱災害風險普查工作,確保按要求完成普查任務。在經費落實方面,明確各級各地普查任務和做好經費需求測算,積極配合局領導協調市財政部門和各縣(市、區)政府安排680萬元作為普查工作經費,確保了普查工作順利開展。在普查進度方面,制定普查進度計劃表,通過“每旬一督、每周一會,每天一報”的方式,及時協調解決各地普查工作中的問題,調查一批,審核一批,上報一批,不等不靠搶進度。在成果質量方面,按照“現場采集要準、縣級審核要實、市級復核要細”的要求,將數據質量控制貫穿普查全過程,實現普查對象應查盡查、不重不漏,普查內容應填盡填、完整規范,確保普查數據真實可靠、有據可依;在人員安全方面,在現場調查堤圍、山塘、水庫等水利工程時,嚴格要求普查人員嚴格按照野外安全作業要求,落實各項安全保障措施,切實保障普查人員人身安全。
敢為人先
高標準嚴要求完成風險普查任務
該同志主動擔當作為,勇于攻堅克難,面對急難險重任務總是沖鋒在前,敢啃“硬骨頭”。負責普查工作以來,他一邊要參與防汛值班及科室日常工作,一邊要統籌推進全市風險普查工作,每天加班加點,沒有任何怨言,出色地完成了各項工作。通過不懈努力,圓滿完成全市水旱災害致災調查、洪水災害隱患調查、水旱災害風險評估與區劃等3大類9項任務:完成市縣兩級46個控制斷面的防洪特征值和29個斷面的設計洪水特征值普查、2016年至2020年江門市水資源總量、蓄水、引提水工程供水普查,全市605宗水庫、119座水閘、5級以上堤防236宗、199宗水閘、113宗水電站及114宗屋后/高壩山塘的防洪能力現狀、存在的隱患及嚴重程度等調查工作。完成廣東省災害風險普查平臺數據的填報、匯總和審核,市、縣兩級調查成果順利通過廣東省水利廳審核組和專家組的聯合審查。江門市水旱災害風險普查的順利完成,全面查清了全市水利工程設施的數量和能力,查明了水利工程設施現狀的風險隱患和問題,摸清了經濟社會發展對水資源的需求,為江門市及縣(區)下轄各街鎮防洪減災決策和水旱災害防御提供了科學依據和有力支撐。
李遠雄同志獲獎后表示:“這個榮譽屬于全市水利系統每一位水利工作者,正是因為有他們歷年以來的辛勤努力和數據積累,才能順利完成全市水利系統風險普查工作。雄關漫道真如鐵, 而今邁步從頭越。我將堅守初心使命,始終保持永在路上的“趕考心態”,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做好本職工作,為江門水利高質量發展作出自己最大的努力。”
江門市政府門戶網站

粵公網安備 44070302000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