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以來,江門市認真貫徹節水優先方針,深入實施國家節水行動,以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為抓手,在促進水資源循環利用、嚴格控制地表和地下水資源用水總量、節約用水推廣宣傳等方面積極探索、合理布局,多措并舉齊發力。
2023年,我市用水量26.0029億m3,萬元GDP用水量、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較2020年分別下降18.75%、20%,農田灌溉水利用系數從2021年的0.528提升至0.537,用水效率逐年提升,踐行“節水優先”成效顯著。
推進重點領域節水工作
在農業節水增效方面,我市先后實施了18宗中型灌區節水改造建設,改造后恢復和改善灌溉面積57.3萬畝,年節約用水達1.12億立方米,新增糧食生產能力 4020萬公斤,進一步提升農田灌溉保障能力。目前超額完成節水型灌區創建任務,已建成鎮海水庫灌區1宗國家級節水型灌區,深井水庫灌區、良西水庫灌區等3宗省級節水型灌區。
在工業節水減排方面,注重樹立工業用水企業先進典型,我市3家工業企業獲評省級節水標桿企業,4家企業獲評國家級水效領跑者企業稱號,全市累計建成節水型企業109家,助力節水減排。
在城鎮節水降損方面,江門市通過強化城市公共供水非居民用水戶計劃管理,實施超計劃(定額)用水累進加價收費、供水管網改造、供水管網分區計量等措施,降低城市公共供水管網漏損。2023年,全市城市供水管道老化更新改造達47.91公里,市區公共供水管網漏損率為7.12%。
在非常規水利用方面,節流之外,還需開源。持續改善城市水環境,促進水循環,2023年,江門市城市再生水利用率達32.19%。
同時,我市大力推進節水型高校和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五邑大學、江門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分別于2022、2023年被認定為省級節水型高校。新會東區學校獲評省級節水教育社會實踐基地稱號,是全省首個以學校為載體打造的省級節水教育社會實踐基地。臺山市、新會區和江海區被認定為國家級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縣(區)。鶴山市、蓬江區、開平市被認定為省級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縣(區)。
持續推進市場機制創新
積極探索合同節水管理。通過引進社會資金和專業技術力量,建立長效節水管理機制和運行維護制度來實現節約用水,目前我市已完成江門幼兒示范高等專科學校、新會東區學校共2個合同節水項目簽訂工作。2023年9月,江門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簽訂了為期10年的合同節水管理項目,標志著我市首個節水效益分享型高校合同節水項目落地,預期節水量12萬m3/a。
大力推動“節水貸”融資服務。江門市、縣兩級水利部門和金融機構緊密溝通,快速搭臺,解決企業節水技改融資需求,助力亞太森博(廣東)紙業有限公司3500萬元人民幣“節水貸”項目落地江門,是目前為止我省最大的 “節水貸”項目,是全省節水融資領域及節水工作的重大創新。節水改造項目建成后,預計每年將減少取水量350萬立方米。
持續營造良好節水氛圍
充分利用“世界水日”“中國水周”“全國城市節約用水宣傳周”等重要時間節點,緊緊圍繞“節水中國,你我同行”主題,組織開展“走進社區”“走進校園”“走進企業”等各類宣傳活動。通過利用報刊、廣播、電視和互聯網等媒體,采取靈活多樣的宣傳方式,加強《公民節約用水行為規范》宣貫,使廣大群眾和社會各界充分了解節水工作的重要性,提高公眾的參與意識,使節水觀念深入人心,在全社會營造共同關心、支持、配合節水工作的良好氛圍。
江門市政府門戶網站

粵公網安備 44070302000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