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水利廳在江門市新會區組織舉辦全省農村水利水電高質量發展業務工作培訓班,21個地級以上市、縣(市、區)水利(水務)局及有關企業共計110余人參加培訓。會議邀請了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廣東省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等行業專家授課。課程中,專家解讀了廣東省農村供水“三同五化”高質量發展政策,宣貫了《廣東省農村供水條例》,介紹了大中型灌區建設與管理工作要點,對小水電站差別化上網電價政策解讀及生態流量泄放達標評定實施細則進行了講解。此外,參訓人員還參觀了新會區銀海水廠及農村供水“三同五化”展示教育培訓基地,觀摩學習了農村供水“三同五化”改造提升的江門“經驗”。
21個地級以上市、縣(市、區)水利(水務)局分管領導及業務部門負責同志,省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中水珠江規劃勘測設計有限公司等有關負責同志及代表,共計110余人參加培訓。
近年來,江門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治水的重要論述精神,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和省水利廳關于推進農村水利水電高質量發展的工作部署,在大中型灌區建設改造、農業水價綜合改革、農村供水“三同五化”改造提升、小水電清理整改等工作中,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一是圍繞“夯實糧食安全根基”提升灌溉保障能力。
出臺《江門市中型灌區改造建設及運行管理示范創建工作方案》,整市推進中型灌區建設管理現代化進程,不斷提升灌區管理能力和服務水平。全市儲備推進17宗中型灌區節水改造建設,創建臺山廣海灣、恩平錦江源兩宗大型灌區,榮獲恩平西坑水庫灌區國家數字孿生灌區先行先試試點,臺山市桂南水庫灌區水利部深化農業水價綜合改革推進現代化灌區建設試點。
二是圍繞“農村基礎設施提升”推動農村供水發展。 自農村供水“三同五化”改造提升工作啟動以來,先后實施惠及29.34萬農村人口的供水工程建設改造。全市農村供水形成以規模化水廠為主、小型供水工程為輔的格局,并結合農村供水縣域統管,健全農村供水投訴舉報問題處置快速響應機制,整體提升農村供水保障水平。 三是圍繞“水電開發與生態保護”推進小水電綠色發展。 積極穩妥推進小水電分類整改,率先完善404項合規性手續,完成10座退出類電站關停退出,主動引導34座效益不佳、改造不經濟的小水電站自愿退出,完成13座小水電站大壩安全評估任務,加強171座小水電站生態流量泄放監管,確保農村河流生態用水安全。
新會區是省級農村供水“三同五化”改造提升工作示范縣之一。近年來,新會區通過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開展農村供水“三同五化”改造提升、實施農村供水縣域統管等工作,實現城鄉水廠(規模化以上供水工程)自來水管網覆蓋到所有行政村,農村自來水普及率及城鄉供水一體化人口達到100%,農村供水規模化覆蓋人口比例、標準化建設工程比例、縣域統管覆蓋人口比例、專業化管理工程比例、智慧化服務人口比例均已達到省級農村供水“三同五化”改造提升工作示范縣建設標準。新會區農村供水“三同五化”展示教育培訓基地位于新會區銀海水廠內,是一座集教育、展示、實踐,科普于一體的多功能教育展廳。展廳以新會區“三同五化”和“縣域統管”為核心理念,以供水成果為實踐教材,通過豐富的展示內容和高科技的展示、互動手法,旨在提升參觀者對農村供水工作的認識和教育,推動農村供水工作建設與發展。
江門市政府門戶網站

粵公網安備 44070302000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