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高基層河湖長制工作人員的業務素質和工作水平,推動全省河湖長制工作再上新臺階,12月5-6日,由廣東省河長辦主辦的全省河湖長制工作培訓班在江門市成功舉辦。來自全省各流域機構、各地市水利(水務)部門的河湖長制業務骨干、有關技術專家等齊聚一堂,共同學習交流河湖長制工作的新理念、新經驗、新做法
培訓班上,江門市河長辦以《一以貫之強化河湖長制,奮力打造幸福河湖“江門樣板”》為題作經驗交流。市河長辦副主任、市水利局副局長譚俊彥詳細介紹了江門市近年來在推行河湖長制工作中的具體做法、工作成效和經驗總結。從突出“體系+機制”,全鏈條構建河湖管護模式,到聚焦“岸上+水里”,全要素開展河湖綜合治理;從協調“上游+下游”,全流域推動河湖系統治理,到統籌“保護+發展”,全市域推進水經濟蓬勃發展,江門市的每一步探索和實踐都凝聚著智慧與汗水,彰顯著責任與擔當。
江門,這座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的城市,不僅以“中國僑都”的美譽聞名遐邇,更因境內西江、潭江兩大流域的滋養而生機勃勃。面對豐富的水資源和繁重的治水管水任務,江門市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決執行黨中央決策部署,不斷強化河湖長制,推動河湖面貌持續改善,努力打造幸福河湖的“江門樣板”。
在經驗分享中,特別提到了江門市在創新管護機制、堅持全民共治方面所做的努力。據悉,江門市通過設立河長制專項資金、固化“河湖長”責任制、建立水質指標考核獎懲機制等一系列創新舉措,不僅有效推動了河長制重點任務的落實落地,更激發了社會各界參與河湖治理的熱情和活力。同時,江門市還積極推廣“專家河長”“企業河長”“巾幗河長”等民間河長體系,將河湖長制工作納入基層網格化管理,構建了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管水護水工作體系。
除此之外,江門市大力推動全域水經濟發展的相關舉措得到與會代表充分認可。江門市聚焦改革創新推動水經濟多元發展,印發實施全省首個水經濟發展規劃、率先推動河道水庫經營管理權改革、推動全省最大的“節水貸”“取水貸”雙雙落地江門。以水興城打響水生態特色名片,利用萬里碧道等近年治水成果,營造吹江風、賞美景、“嘆”咖啡的特色生態廊道,對沿河工業遺址實施修繕改造,打造文旅文創、輕餐飲、水上運動等新業態。通過項目牽引力促水產業集聚發展,引入優質企業、優質項目,打造瀾石水庫萊蘇山水人家、青年水庫源林生態樂園、大沙河水庫山水茶鄉、青南角水庫泉林小鎮、公坑水庫休閑垂釣等文旅文創休閑康養基地,集聚一品怡、昆侖山泉、加倫加等一批優質礦泉水企業,擁有李錦記、天地壹號、寶礦力等多家知名飲料食品企業。
此外,江門市在流域統籌管理、科技賦能治水等方面的探索也備受矚目。通過建立交叉巡河、“兩法銜接”等機制,與周邊城市簽訂合作共治協議,強化跨地市河湖聯合共治;利用衛星遙感、無人機巡航、視頻監控等現代化手段對重點流域實行立體化監管;高標準建設智慧調度系統,實現水利工程智能化聯調聯控……以上舉措不僅提升了江門市河湖治理的效率和水平,更為全省乃至全國的河湖長制工作提供了經驗。
培訓期間,與會代表還實地調研了我市部分碧道建設情況,對江門市在河湖治理和水經濟發展方面取得的成就給予了充分肯定。大家紛紛表示,此次培訓班收獲巨大,將把學習到的先進經驗和做法帶回去,結合本地實際加以推廣和應用,共同推動全省河湖長制工作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江門市政府門戶網站

粵公網安備 44070302000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