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26日,市水利局、江門公用水務公司、江門科禹公司聯合開展普法宣傳進校園科普活動,積極講好江門治水故事、傳播治水聲音,讓“關心水、愛惜水、節約水、保護水”的觀念深植于學生們的心田,讓節水意識如同種子般在校園生根發芽,從而綻放出愛護水資源的文明之花。
在五邑大學活動現場,工作人員設置了多個不同類型的攤位,將城市節約用水、依法治水、應急救護等知識寓于趣味游戲之中,讓大家寓教于樂,歡樂聲此起彼伏,吸引了不少大學生和教師職工參與。
在江門市紫茶中學活動現場,活動以主題班會的形式開展,公用檢測公司、江門科禹公司等技術人員以水資源和水土保持為切入點,向學生們講解水質檢測實驗、水土保持等知識。學生通過有獎問答、實操實驗、掌心印記、滴水成川游戲、滑冰壺、節水跳跳樂等活動,深刻認識到水資源在生產生活中的重要性。
環節1:實驗課堂
在七年級13班課堂上,節水宣傳員為同學們上了一節別開生面的自來水科普實驗課程。在紫甘藍 pH 值實驗中,同學們親手調制出色彩斑斕的 “酸堿指示劑”,在燒杯中見證酸堿變化的奇妙瞬間,深刻理解 pH 值在水質指標中 的重要性。凈水過濾實驗則讓同學們化身 “水質凈化師”,利用簡單裝置將濁水逐步過濾澄清,真切感受凈化過程的神奇與奧妙。而有獎問答環節將課堂氛圍推向高潮,同學們熱情高漲,積極舉手搶答,一份份精美的獎品不僅是對知識的褒獎,更是對探索精神的激勵。
環節2:科普小講堂
在七年級13班課堂上,普法宣傳員圍繞什么是水土保持、為什么要做水土保持、水土保持應該怎么做,為同學們逐一講解。宣傳員通過觀看水土保持科普視頻,向大家介紹水土流失發生的原理、帶來的環境影響及社會危害,并展示了小流域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的典型案例和成效。通過互動問答,同學們積極參與答題,課堂氛圍輕松愉悅,取得了良好的科普效果。
環節3:掌心印記、滴水成川游戲
今年“世界水日”“中國水周”主題與青少年生態教育深度融合,通過手掌印記象征個體對地球水資源的觸碰與承諾,以環保寄語作為精神契約,構建“物理痕跡+精神烙印”的雙重教育理念,讓學生們在按壓手掌、書寫文字的肢體參與中,將重視水安全、愛水節水意識內化為生命體驗。“我們一起來按壓手掌印吧,太好玩了!”“老師給我手掌涂上綠色,好嗎?”在學校操場上,七年級的100位學生分組用顏料共同描繪“掌心印記、滴水成川”,一幅方形畫卷在活動中栩栩如生地呈現。
活動現場,學生們充分發揮想象力,將他們的愉悅之情融入五彩斑斕的顏料中,把手掌印于大樹畫卷上。畫卷中,不僅有今年“世界水日”“中國水周”的活動主題、“利利小超人”,還有生命之樹,學生們將簽好名的葉子貼在樹上,一片片葉子象征著他們踴躍爭做生態文明建設接班人的信念,也將見證學生們守護綠色家園的成長旅程 。
江門市政府門戶網站

粵公網安備 44070302000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