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近期連續強降雨的嚴峻形勢和將至的“龍舟水”,全市水利系統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災減災救災工作重要論述精神,嚴格落實水庫、山塘、堤圍、泵站和山洪災害風險管控措施,全力做好防御工作。
一是壓實防汛工作責任。全面落實水庫、堤圍、水閘等水利工程防汛“三個責任人”、山洪災害防御“五員”責任人,以及水毀修復、巡堤查險、在建工程等責任人共11000余人。建立“定期+適時”會商長效機制,加強與應急、氣象、水文、自然資源等部門的溝通聯動和會商研判,適時先后兩次啟動水利防汛Ⅳ級應急響應,全面完善270宗大中小型水庫應急預案。嚴格落實24小時值班值守制度,落實督導檢查,確保防汛措施到位。
二是落實隱患排查整改。持續推進水利工程建設,啟動和實施水利項目111宗,累計完成投資超10億元。迅速推進防汛安全隱患整改,落實40宗工程措施整改、31宗在建水利工程跨汛期施工度汛防暴雨措施和應急預案。重點排查水庫大壩、溢洪道、閘門和放水涵管等重點設施隱患,加密山塘、泵站、重點河(堤)段、重點部位、險工險段巡查頻次,做好設施設備調試維護。
三是做好山洪災害防御。針對全市受山洪災害威脅的727個自然村,逐村、逐戶、逐人落實山洪預警員和轉移對接人員,及時發送山洪災害預警信息,通知基層鎮村做好危險區人員轉移工作。今年入汛以來,累計已發布6次山洪災害預警,發送提醒信息226條次。
四是突出防御能力建設。市、縣兩級共落實超1300萬元防汛物資儲備,落實市、縣兩級級搶險隊伍22支共459人,水旱災害防御專家庫201人,并組織開展10次共732人次應急演練培訓,確保防汛搶險工作需求。做好信息化保障,全面調試維護好潭江調度系統等3000多個各類水利工程的前端感知設備、通訊網絡、后臺設備,確保各系統數據準確性,為水旱災害防御提供有力支撐。
五是加強防汛調度。逐宗分析研判水庫納雨能力,科學統籌預泄騰庫和蓄水保水,細化調度方案。加強潭江流域和東部三區水系聯合調度,洪水來臨前及時預泄騰庫,發生洪水時充分利用水利工程攔洪削峰錯峰,減輕下游防洪壓力。截至5月20日8時,全市535宗水庫均在汛限水位以下;34宗大中型水庫蓄水量為5.52億立方米。
江門市政府門戶網站

粵公網安備 44070302000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