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水利部印發《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典型案例》,江門開平市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經驗作為廣東省唯一推送案例入選其中。近年來,開平市持續開展灌區節水改造和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工作,積極探索灌區標準化管理,推動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工作初具成效。目前,開平市5宗中型灌區及6宗樣點小型灌區已完成農業水價測算,供水計量設施配套逐步完善;開平市鎮海灌區獲評全省首批節水型灌區、標準化規范化管理示范灌區。
下面一起來看看開平的優秀經驗做法吧
分門別類
科學核定作物水價
2019年以來,開平市按照灌溉面積加權計算糧食作物綜合水價,科學有效推動5宗中型灌區及6宗樣點小型灌區完成農業水價測算,有效平衡開平市各灌區和各地水價差異。目前,除西坑灌區外的4宗中型灌區,按國管工程+群管工程累計收費,推薦水價為糧食作物72.81元/畝(0.106元/立方米)、經濟作物和水產養殖94.65元/畝(0.138元/立方米);西坑灌區以及所有小型灌區推薦水價為糧食作物34.32元/畝(0.047元/立方米)、經濟作物和水產養殖44.62元/畝(0.061元/立方米)。
層級落實
強化工程運行管理保障
實行“分級管理、分級負責”,落實開平市水利局為行業主管機關,各鎮(街)、村(居)委會為工程管護主體,并對列入改革的工程實行清單化管理。各鎮(街)聘任148個專職農村用水管理人員,按每人管理2500畝的標準,負責鎮(街)管理的水利工程、河道的日常管理和維護工作,并對其他小型水利工程、河道進行巡查,切實強化工程運行管理保障。
多措并舉
推行用水定量定額管理
以開平市用水總量控制指標為基礎,綜合農業用水定額、灌溉面積、水文數據、渠系水利用系數等因素,按照“先重點中型灌區再一般中型灌區”的原則,分批推進農業取水許可管理。2019年完成開平市灌溉用水定額的修訂工作,完成5宗中型灌區、113宗小型灌區延續取水許可工作,2021年完成將中型灌區水權分配到行政村的分配方案。
廣拓來源
推行精準補貼和節水獎勵
制定《開平市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精準補貼及節水獎勵辦法(試行)》,統籌整合涉農專項目資金、開平市本級水利、農業農村等部門預算資金等,實行精準補貼和節水獎勵。對采用高效節水方式、肥水一體化技術和設施落實節水的合格用水戶,按定額內用水量補貼2元/畝/年,調動農民節水積極性;鼓勵農業節水,灌溉用水定額內用水量每減少10%,獎勵0.022元/立方米;對在高效節水工程運行管理、節水技術推廣、節水作物種植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的農民用水合作組織,年度節水量達到灌溉用水定額內用水總量10%以上,根據實際予以適當獎勵。
創新形式
有效落實農業水費收繳
2006年開平市國管水庫灌區的農業灌溉水費由縣財政解決,鎮管的農業灌溉水費由縣、鎮(縣、鎮各負擔70%和30%)共同解決。為貫徹總體不增加農民負擔的原則,2019年起至今4年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工作實施中,開平市在確保灌區不超計劃用水的前提下,創新采用地方財政轉移支付解決灌區運行管護經費,有效提升農民節水灌溉的積極性。
江門市政府門戶網站

粵公網安備 44070302000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