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水利部公布第十三批水利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單位,其中,江門市錦江水庫工程管理處壩后電站作為全省四個、全國十三個農村水電站之一,獲授“國家級水利安全生產標準化一級達標單位”稱號。
水利安全生產標準化等級是體現水利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管理水平的重要標志。近年來,江門市全力推進水利工程單位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其中,國家級水利工程管理單位——江門市錦江水庫工程管理處以水利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為契機,深入推動安全生產工作走深走實。
錦江水庫是江門市最大的水庫,位于恩平市西北部潭江干流上游的錦江河,總庫容4.18億立方米,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供水、水資源配置和潭江水環境調節為主,兼顧發電等綜合利用的大(二)型水庫。錦江水庫壩后電站裝有3臺6500kW混流式水輪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達19500kW。
以黨建為抓手建強責任體系
一是成立以管理處黨委書記、主任為組長的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領導小組,統籌抓好創建工作,并將創建工作列入《江門市水利局2022年重點工作任務清單》,進一步細化工作任務,落實定期督辦、定期通報。
二是建立建強“黨委—黨支部—黨員”三級安全生產責任監督體系,將安全工作納入黨建工作考核評價指標,建立完善責任明晰、目標明確、措施具體的安全生產責任體系,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營造群防群治、齊保安全的良好氛圍。
以“四有”促達標補齊安全短板
一是“有人員”。進一步充實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專班人員力量,成立壩后電站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工作領導小組,配備相關負責人及技術骨干共16名;成立電站安全生產領導小組及評審工作領導小組,設置安全管理、設備設施、作業安全和職業健康等專業評審員12名。
二是“有投入”。每年積極爭取安全生產資金支持,用于大壩安全鑒定、落實防護措施、設備設施安全檢測、事故隱患治理、提升電站整體形象等,目前共統籌涉農資金等15萬元開展創建工作,后續還將投入200多萬元加強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
三是“有預案”。制定應急預案、制度、規程,落實人、財、物等保障措施。不斷提升預案質量,推動操作崗位人員熟習預案、演練預案,提出問題并持續修訂。一年來,組織開展壩后電站水上救援、消防、變壓器事故、防洪搶險應急演練等,不斷總結問題,完善應急預案可操作性及實用性。
四是“有制度”。壩后電站建立健全49項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管理制度,并常態化結合政策法規更新修訂。同時,結合農村水電站安全生產標準化線上核查的26條問題清單,第一時間制定整改計劃,立行立改到位。
以宣傳為導向推動全員共建
以教育保安全,持續推進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宣傳,2022年管理處共開展安全生產標準化一級達標有關宣講、培訓共8次,參加的干部職工達260人次。常態化通過粵政易、微信工作群、橫幅、宣傳欄等陣地落實宣傳工作,切實使“安全第一”理念深入人心。
江門市政府門戶網站

粵公網安備 44070302000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