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水利先行。臺山是一個農業大市,水利不僅是農業的命脈,也是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命脈,更是鄉村振興戰略的命脈。2022年,臺山市水利局結合新時代、新任務和新要求,立足臺山實際,搶抓機遇、真抓實干、克難奮進,高質量推進水利建設,不斷夯實農村水利基礎,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穩步向前。年內完成水利建設項目投資7.45億元,同比增長12%。
除險情、保安全,有效提升水旱災害防御能力
一年來,臺山市水利局加快抓實水利工程補短板強弱項工作,進一步織牢織密防洪安全網,持續提升農村防洪減災能力,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一是年內全面完成43宗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完成投資2.26億元,跑出了水利工程建設“加速度”,及時消除水利工程隱患,恢復水庫蓄水功能,為春耕用水提供有力保障。二是推進病險中型水閘除險加固,本著“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原則,優先解決威脅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隱患問題,投入0.8億元,對川島鎮北斗水閘和略尾水閘實施重建,捍衛圍內約0.8萬人、0.8萬畝農田的安全。
保供水、辦實事,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2022年,臺山市水利局繼續鞏固拓展水利脫貧攻堅成果,因地制宜完善農村供水工程網絡,積極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農村供水規模化建設。一是投入5.8億元新建臺山市廣海灣灣區聯合供水工程,以大隆洞水庫為供水水源,首期新建設計日供水規模8萬噸的制水廠,并鋪設供水管道至臺城地區,與臺城現有的供水管網接駁,為城區供水應急備用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的保障;二是投入0.59億元,新建北陡鎮南部水廠,以北陡鎮石井水庫為供水水源,新建設計日供水規模5000噸的制水廠,解決北陡鎮南部4個村委會約1.6萬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同時為那琴旅游開發區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保障;三是投入0.5億元,推進農村小型集中供水提質改造,對深井、斗山、都斛和川島等4個鎮共55條自然村進行整合并入規模化水廠,從現有水廠的供水網絡進行延伸供水,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修渠道、促節水,全面保障糧食安全基礎
一年來,臺山市水利局克服“停等靠”思想,主動推進灌區續建配套與現代化改造,著力提高灌排工程運行管護水平和服務能力,為臺山市農業產業振興提供有力支撐。年內推進4宗重點灌區節水改造,年內投入超1.07億元,完成渠道整治21.4公里,切實提高臺山市渠道水利用系數,節省水資源,夯實糧食安全水利基礎和保障。此外,臺山市水利局以灌區“節水高效、設施完善、管理科學、生態良好”為總目標,加強已建成項目日常維護管理,謀劃推進灌區標準化管理,運用信息化手段,合理分配水資源,提升區域用水管控能力。
治河湖、美生態,助力鄉村振興再上新臺階
一年來,臺山市水利局持續開展水環境治理和水生態修復,全力打造“河暢、水清、岸綠、景美、人和”的幸福河湖,農村人居環境持續改善。一是強化河湖系統治理。年內推進江門市西江潭江流域跨縣重點支流綜合治理工程(一期)臺山段工程建設,完成三八水堤防加固及護岸、新昌水水步段堤防加固工作,累計投入3.018億元;推進4條中小河流治理,年內投入達0.75億元,完成治理河長13.3公里。二是推進綠色水經濟。充分利用水庫、萬里碧道、中小河流治理及水美鄉村等建設成果,因地制宜規劃建設休閑觀光、文化旅游、健康康養等綠色產業,深入挖掘碧道的經濟內涵。三是高質量打造僑鄉碧道。加快特色生態廊道建設,江門市碧道建設工程項目(臺山段)已基本完工,總長54.2公里。明確碧道運行管護單位分工,逐步移交至各鎮(街)及相關單位開展運營,并保持每季度開展不少于1次的碧道水質監測工作,著力構建秀水長清的萬里碧道網。四是全方面保障生態流量。年內全面完成45宗小水電站生態流量核定和監測設施安裝,有效落實水利生態發展理念,保障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江門市政府門戶網站

粵公網安備 44070302000670

